沈清源看着她,心中的惊骇渐渐被一种奇异的情绪取代。是了,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所有的一切。他救下的,根本不是什么普通小蛇,而是一位……妖仙。
“原来……如此。”他长长舒了口气,竟觉得轻松了许多,“姑娘言重了。救命之恩谈不上,当时任谁见到,都不会见死不救。倒是姑娘替我补全书卷,解我惑困,清源……感激不尽。”
青璃抬眼看他,金瞳中闪过一丝讶异:“你……不怕我?不嫌我是异类妖物?”
沈清源闻言,竟微微笑了:“圣人有云,鬼神之事,敬而远之。然姑娘仪态不凡,知书达理,更助我良多。在我眼中,姑娘与山中仙子何异?何惧之有?何嫌之有?”
月光下,书生笑容温润,眼神清澈而真诚,没有丝毫虚伪与恐惧。
青璃望着他,千年修行的冰封之心,似乎被这笑容悄然触动,融化了一丝裂缝。她沉默片刻,轻声道:“公子……非常人。”
4 情愫暗生根
自那夜挑明身份后,青璃便不再以蛇形出现,而是以青衣女子的模样,留在了山神庙中。
沈清源并未将她当作异类疏远,反而待她更加周到。他寻来干净的被褥为她铺设床榻,虽简陋却整洁。外出归来,总会带些城里的点心果子给她尝鲜,或是买些姑娘家可能喜欢的绢花小簪。
青璃则依旧默默地帮他整理书卷,有时甚至会与他探讨书中的经义典故。她千年岁月见识广博,言谈间往往有独到见解,令沈清源惊叹不已,引为知己。
一日,沈清源读到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不由得放下书卷,轻声叹息。
“公子为何叹息?”青璃正在一旁烹茶,动作优雅如行云流水。她指尖微动,一缕微不可查的青光萦绕,那粗劣的茶叶便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异香。
“只是觉得,世间情爱,往往后知后觉,错过方知珍贵,平添无数憾恨。”沈清源感慨道。
青璃将一盏清茶递到他面前,金瞳深邃:“凡人寿命不过百年,情爱于你们,自是刻骨铭心,易生执念。于我等修行之人,千年光阴,弹指而过,情爱……或许只是徒扰道心的劫数。”
沈清源接过茶盏,指尖不经意触碰到她微凉的手指,两人俱是微微一颤。他抬头,望进她那双非人的眸子里,鼓足勇气问道:“那……若是遇到了呢?若是……避不开呢?”
青璃避开了他的目光,看向窗外纷纷扬扬的落花,声音飘忽:“若避不开……便是劫数难逃。要么淬炼道心,更进一步;要么……沉沦其中,万劫不复。”
她顿了顿,声音极低地呢喃,仿佛是说给自己听:“我此番入世,为报恩,亦为……渡劫。”
沈清源心中一动,某种炽热的情感几乎要破胸而出。他张了张嘴,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低头抿了一口茶。茶香清冽,直入肺腑,却化不开心中那越聚越浓的怅惘与悸动。
庙内一时寂静,只有茶水沸腾的咕嘟声和两人清晰可闻的心跳。
5 惊变陡生时
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沈清源常去整理书册的那户人家,小姐竟对他这清贫却俊雅知礼的书生产生了情愫。此事被小姐家人察觉,大为光火。他们岂容自家千金看上一个穷酸书生?恰在此时,城中开始流传起山神庙有蛇妖作祟的谣言,绘声绘色,说那书生已被妖物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