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1993年的5月23日。仲夏在㮋城,滨海大道上的农行招待所住了一晚。第二天,她把皮箱存放在赵亮他们宿舍里,自己就按名片上面的地址,一路打听,来到了文明东路,中山大礼堂,找到椰城广告部。

走进了中山礼堂大院,是一间可以容百人的大会堂。仲夏穿过会堂侧边的小路,进入是一间既简陋,又古老的房子。

接待仲夏的,是一个三十上下的女性。她与仲夏礼貌性的握手并自我介绍说:“我是江丽,这里的负责人。”仲夏快速打量一下她,她身高1米6上下,棕色烫发的波浪垂在肩上,脸上化的浓妆,身着黑色连衣裙,配上白色蕾丝边,像是电影上的摩登女郎。

仲夏回应到:“我叫仲夏,是来应聘的。”江丽的眼神像是个探照灯,上下的扫视着她。

仲夏想:我这蓝裤子、白短袖、素颜的脸,在她眼里一定是土的掉渣。她正在担心,江丽是否会留用自己时,江丽给了仲夏一份履历表说:“先式用一个月吧!你先看别人是怎么工作的。我们这里的工作既简单又复杂,全看你的个人能力,不管你的过去经历。一个月内有成果就留下,没有成果就走人。这不是我们残酷,而是任何地方都不会养闲人。”

江丽的话虽然带着几分冷意,仲夏心里还是踏实了一些。她觉得有了工作,就有了暂时的落脚之地,不管这工作多么难,她都要全力以赴。

江丽走后,屋内剩下两个女孩,一个正拿着一本厚大的黄页,在打电话:“喂,您好,我是椰城广告部。请问贵公司最近有要做广告的需求吗?”……”说话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另一个女孩则在抄写纸条上的电话号码。

仲夏开始打量这个简陋的工作室。大概五十平米的空间,被布帘一分为二。前半部分放置着三张桌子和一部电话机,后半部是两张高低床。三个床有卧具,一个空着。房的后门通向卫生间,卫生间的过道连着一个简易的厨房。这里既是办公室,也是休息的地方。

十一点时,一个做饭工提着提着一篮进来。她个不高,肩宽脸宽,大眼睛,厚嘴唇,皮肤偏黑,像是当地人。她把菜蓝子放进厨房,走出来说:“索非姐你的信,我帮你发了。米兰姐,这是你要的清凉油”。她笑容天真可爱,大家都叫她阿新,年仅十九岁,她除了买菜做饭,还要负责这里的内外卫生,下雨时候她会主动帮大家收衣服。

中午,仲夏和四川的米兰、新疆的索菲、刚回来的湖南的湘香,还有阿新一起吃饭。

米兰说:仲夏姐,你搬进来住吧,反正那里空一个床。仲夏有些犹豫“可是主任没有发话,这样行吗”?她接着问:“床位为什么会空着?”

萦菲说:“一个女孩叫珊珊,来了一个月也没有拉到业务,被炒了”。

仲夏:愣了一下:“拉什么业务?不是招记者吗?”

湘香苦笑说:“广告啊!一个月的任务是15000。刚来完不成任务也可以留,但一单也没有,老板就要请走人了。没有人让你长期白吃白住。我上午走访了三家公司,没一家成,真难!”.

午餐后仲夏出去寻便宜的住处。烈日当空她一边走一边问,脚走的生痛,胳膊被晒像灼烧般,汗水从脖颈下流,湿透了背上的衣服。

她终于看到一家挂着黄色的木牌的店,上面写用红色的字写着:“住宿十元”,格外的醒目。仲夏仿佛看到救星,立刻拿出身份证,交钱开单,急切上楼。

楼梯是木的,走上去发出“嘠吱嘎吱”的声响。木板围成的小屋内污迹斑斑,简陋不堪。仲夏走进房间,一张小床映入眼帘,床上只有一张席子和一条毛巾被,还有一台小电扇。她太累了,顾不上这些,便倒头躺下。但头顶上布满了蜘蛛网,外面走动的人,使房间也跟着晃动声响不止。她心惊胆战,匆忙跑了出去,再也不敢久留。

行走在烈日灼烧般的道路上,路边有着售卖各种小商品和零食的门店,尽管花花绿绿、五颜六色,却也无法吸引仲夏的目光。她忽然有种想哭的冲动,想要回家……才来了两天,她就被这里繁多的蚊子和高温给击垮了,觉得自己无法在这儿继续生活下去。

为了平复自己这不断低落的心情,仲夏即刻停止思考。叫了一辆出租车,回到广告部,在办公室的长椅上睡了一觉。

醒来后觉得,虽然这里简陋,但她感觉安全。不同地方女孩住在一起,有专人做饭。只需要专注工作,没有柴米油盐的家庭琐事。

晚饭后仲夏坐在那条长椅上发呆。她想:虽然拉广告艰难,但借此熟悉这个城市,结识更多的人,对初来乍到的她而言,也许是不错的机会。她下决心明天找江丽,争取住进来。那里空着一个床位,仿佛是上天为她安排的一样,她心中默默的感恩!感恩江丽留用,感恩第一站就有了栖身之地。

仲夏在长木椅睡了一晚,由于没有准备,腿上胳膊被蚊子咬的满是包。

第二天早上江丽来广告部。

仲夏说:“主任,为了方便工作,我昨天想在这附近找个住处。可是走了好远也没找到合适的。我申请搬进来住,这样能安心工作。如果您能同意,万分感谢!我争取半个月内出成果,若是没有,我自己走人。”

江丽看了一眼她说:“昨天看你简历。你是我们录用年龄最大的。你身上有诚实,稳重,自信的气质,和人交住,这一点很重要。但出门谈业务时,要注意自己仪容,现在很多人会以貌取人。你搬进来吧,正好也有一个空床位。希望你努力工作,加油!”

仲夏又惊又喜,立到到去了农行招待所,从赵亮那取来她的皮箱。

下午,仲夏问:“阿新,附近哪里有卖日用品的地方?”。阿新笑着说:“噢,很近,博爱路批发市场,啥都有,走我陪你去。”。路上仲夏问阿新:“你住那里?”

她笑笑说:“住我姨家,离这里很近。每天早上我要帮我姨家做早餐。做完早餐,收拾好屋子,再去买菜,然后来这里来做中餐和晚餐。”

”你这么这么勤劳,将来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

俩人手牵手朝市场走去。

博爱路批发市场真的很近,出大门,向右拐,走几百米就是一排小铺面,床上用品,袜子短裤,小饰品等应有尽有。

仲夏买了,一个十元的枕头,十元大浴巾,十元的草席、一顶小蚊帐,还有一个塑料脸盆和一个塑料桶。总共还没有100块钱。

经历漂洋过海的颠沛流离,晚上,仲夏虽然睡在只有草席的硬板床上,心里也非常感恩,觉得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了一个临时安身之所。

她心中默念:感恩暖源和赵亮;感谢谢姜丽和阿新。一个人要是没有别人的帮助,举步维艰。

第二天,仲夏开始了正式工作,她.拿起厚厚的黄页,决定将上面电话一一拨打,无论有用没用。打到第三天,终于有一个公司愿意与她洽谈。

这家公司叫“松涛房地产公司”,离广告部不远。烈当空,仲夏也不觉得热,她从文东再向五指山路走去,公司位于松涛大厦的二楼。

她走大厦,看到二楼白㡳里大木板上写着:“松松涛房地产公司”。

仲夏走进大门,前台女孩问:“.请问你找谁?”

“找符总。”仲夏答。

”有预约吗?”女孩又问。

“有的,早上8点我打电话约,他叫我来的。”

前台女孩将仲夏带到符总办室。符总正在看文件。见仲夏进来,他放下了手中文件,接过仲夏递上的《椰城》杂志。

符总在认真看杂志时,仲夏观察着他表情,试图从中判断今天是否能谈成这笔业务。

符总的年龄在五十上下,棕褐色的脸上布满岁月的痕迹,但他的眼神依旧慈祥。他看完杂志之后,对仲夏说:“这样吧,你帮我公司写一篇报告文学,登在你们杂志上。我会提供公司以成立来的一些详细资料。”

仲夏喜出望外,深深的鞠一躬说:“谢谢您,符总,感谢您的信任,我会尽快赶稿,争取刊登在下期的杂志上。

回广告部的路上仲夏无比激动。报告文学,稿酬是一字两块钱。写5000字文章就可以完成1万块钱的业务额度。最让她高兴的是,不到到半个月完成了承诺,留在广告部成了定局。她觉得自己像一个在大海上飘流的一叶小舟,终于暂时靠岸,.在这片小岛上找到一个可以停留的地方。

大家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很热闹,可以畅所欲言

湘香说:“有家,来海南求发展的人叫闯荡;没有家,来海南谋生存的人—叫漂流。”

仲夏说:“你这话可真精辟啊!闯荡的人碰了壁受了伤,可以飞回家疗养愈伤;而漂流的人,也只能躲在角落里舔自己的伤口。”

有一天仲夏在书店买了一本小书素素的散文集《心安即是家》。里面有句话:“人类是天生需安家的,豪华、舒适与否都无关紧要。悬心的日子无异于流浪。”可她这只是流浪的开始,不知自己会漂流何时?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