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摸了摸怀里那串从现代带来的雍和宫佛珠,轻轻叹了口气。或许这就是命吧,既然无法回去,那就好好在这清朝活下去,先把“吃饱穿暖”这个小目标实现再说。
3 意外降临,姜瑶喜提“新手妈妈”身份
跟着张大叔上山学认草药的日子,姜瑶过得格外踏实。她记性好,又肯下功夫,没半个月就认全了常见的止血草、蒲公英,还学会了设简单的陷阱捕捉野鸡、兔子。每次收获猎物,她都会分一半给张大叔夫妇,日子虽不富裕,却也有了盼头。
这天雨后,山里湿气重,姜瑶想着去山腰采些刚冒头的蘑菇,顺便查看之前设的陷阱。刚走到半道,就听见草丛里传来微弱的哭声,像是婴儿的啼叫。她心里一紧,这荒山野岭怎么会有婴儿?
顺着哭声找过去,姜瑶在一棵老槐树下发现了一个布包裹,哭声正是从里面传出来的。她小心翼翼地解开包裹,里面躺着个皱巴巴的婴儿,小脸通红,哭声微弱得像小猫叫,身上只裹着一层薄薄的粗布,冻得瑟瑟发抖。
“这是谁这么狠心,把孩子丢在这儿。”姜瑶心一下子软了,连忙把婴儿抱进怀里,用自己的外衫裹紧。她摸了摸婴儿的额头,没发烧,只是饿坏了,小嘴还在不停蠕动。
姜瑶抱着婴儿快步下山,一路小跑回了张大叔家。张婶见她抱着个孩子回来,吓了一跳:“瑶丫头,这孩子是哪儿来的?”
“在山里捡的,不知道是谁丢的。”姜瑶把婴儿放在炕上,急得直搓手,“婶子,孩子好像饿坏了,咱们有没有能喂他的东西?”
张婶连忙找了块干净的棉布,泡了点温热的米汤,小心翼翼地喂给婴儿。小家伙像是饿极了,小口小口地吞咽着,没一会儿就把米汤喝光了,眼皮一耷拉,竟睡着了。
看着婴儿安稳的睡颜,姜瑶心里五味杂陈。她一个连自己都快养活不起的人,突然多了个孩子要照顾,未来的日子好像又难了几分。可她看着孩子紧握的小拳头,又实在狠不下心把他再丢回山里。
“瑶丫头,这孩子既然是你捡回来的,也是缘分。”张婶叹了口气,“只是你一个姑娘家带着个孩子,以后日子不好过啊。”
姜瑶沉默了片刻,抬头时眼神已经坚定:“婶子,我想留下他。再难,我也能把他拉扯大。”她想起自己穿越而来的孤苦,这孩子和她一样无依无靠,或许这就是命运让他们相互扶持。
张大叔从外面回来,听说了这事,也没反对,只是嘱咐道:“留下也好,就是以后你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山里危险,以后出门带着孩子不方便,我再教你些在家就能做的活计,比如编竹篮换钱。”
姜瑶连忙道谢,心里暖暖的。她给婴儿取了个小名,叫“小石头”,希望他能像山里的石头一样,结实耐活。
夜里,姜瑶抱着小石头睡在土炕上,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声,第一次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感受到了牵挂。她原本只想吃饱穿暖过一生,可现在,她的目标多了一个——要让小石头也能好好长大,让姜家在这清朝,也算有了个小小的传承。
4 带娃在乡下求生,日子刚有盼头就“翻车”
自从小石头来了,姜瑶的日子变得忙碌又充实。每天天不亮,她就先给小石头换了尿布、喂了米汤,再跟着张大叔上山采草药、查看陷阱。傍晚回来,又忙着帮张婶劈柴、做饭,夜里还得醒好几回照看小石头,倒也把小日子过得有模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