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她手巧,跟着张婶学编竹篮没几天,就编得又快又结实。镇上的杂货铺老板见了,愿意长期收她的竹篮,还比别家多给两个铜板。姜瑶把铜板都小心存进一个布袋子里,看着袋子一天天鼓起来,心里满是欢喜——这可是她和小石头的“救命钱”。

小石头也争气,没生过什么大病,转眼就长到了半岁,会咯咯笑,还能扶着炕沿慢慢爬。每次姜瑶从外面回来,他都会伸着小手扑过来,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把姜瑶的心都要萌化了。张大叔夫妇也疼他,有好吃的总想着留给他,家里的氛围越来越热闹。

这天,姜瑶采了满满一筐草药,又提着两个新编的竹篮去镇上。刚把东西卖掉,就看见街角有个卖麦芽糖的小贩,金黄色的糖块裹着芝麻,香气飘得老远。她想起小石头还没吃过甜的,就掏出两个铜板买了一小块,用纸包好揣在怀里,想着回去给孩子一个惊喜。

可刚走出镇子没多远,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姜瑶下意识地往路边躲,却没注意到路边的土坡有些松动。马蹄声越来越近,惊得路边的野鸟扑棱棱飞起,姜瑶脚下一滑,整个人摔在了坡下,怀里的麦芽糖也滚了出去。

她疼得龇牙咧嘴,刚想爬起来,就看见坡上站着几个穿着锦衣的汉子,为首的人骑着一匹黑马,戴着顶瓜皮帽,眼神锐利地盯着她。姜瑶心里咯噔一下——这打扮看着就不是普通人,别是惹上麻烦了。

“你是哪家的妇人?怎么挡在路中间?”一个随从模样的人开口呵斥,语气十分不客气。

姜瑶忍着疼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连忙解释:“抱歉,我不是故意的,刚才没站稳摔了。”她低头看了看滚在一旁的麦芽糖,心里一阵可惜,那是给小石头的第一块糖。

为首的人没说话,只是用目光扫了她一眼,又看了看她怀里空空的布兜,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调转马头,对着随从说:“走了。”

马蹄声渐渐远去,姜瑶这才松了口气。她捡起地上的麦芽糖,虽然沾了些泥土,却还能吃。只是刚才摔得那一下,膝盖磕破了皮,火辣辣地疼。

她一瘸一拐地往回走,心里却有些不安。刚才那些人的穿着和气势,不像是普通的乡绅,倒像是官府的人。这乡下本就平静,突然来了这么些人,不会是要出什么事吧?

回到家时,张大叔已经从山上回来了,见她膝盖受了伤,连忙让张婶拿草药来敷。姜瑶把镇上的事说了,张大叔脸色沉了沉:“最近是听说县里在查户籍,说不定是官府的人在巡查。你以后出门小心点,别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姜瑶点点头,心里的不安更甚。她原本以为,只要好好干活、带好小石头,就能安稳过日子,可现在看来,这清朝的乡下,也未必能一直平静下去。她摸了摸怀里的布袋子,又看了看熟睡的小石头,心里默默祈祷: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她只想好好带着孩子活下去。

5 陌生男人找上门,开口就认儿子?

日子在姜瑶的忐忑中又过了两年。小石头已经长到三岁,粉雕玉琢的模样,还继承了姜瑶的机灵,跟着她学认草药、数铜板,偶尔还会帮张婶递个针线,成了家里的“小开心果”。姜瑶靠着采草药、编竹篮,攒下了不少铜板,甚至在村子边缘买了间小土房,眼看就要彻底扎根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