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下午放学时,他把空杯子还给我,纸包还剩最后几张。

“今天谢谢你。”

他说,声音比早上清亮了些,“明天我带新的给你。”

我摇摇头,想说不用,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没关系,你感冒好了就行。”

他点点头,背着书包走出教室。

我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才发现自己握着杯子的手,全是汗。

第三章 985与梦里的分数

自从那次借纸巾后,我和林屿的话多了些。

大多时候是我找话题,他偶尔回应,比如我问他最喜欢的科目,他说物理;我问他周末干嘛,他说去图书馆。

有天自习课,我实在做不下去数学题,戳了戳他的胳膊。

“林屿,你以后想考哪个大学啊?”

他正在写物理竞赛题,闻言抬头想了想。“还没定,可能上海的学校吧。”

“上海啊,”我托着下巴,“那肯定是985吧?你这么厉害。”

他没否认,只是笑了笑。

我看着他的侧脸,突然觉得有点难过。

我的成绩在班里中下游,数学常年不及格,英语更是每次都要被老师罚站。

别说985,就连本科线,我都得拼了命才有可能摸到。

“我听说,”前排的女生突然转过身,压低声音跟我们说,“林屿有喜欢的人了,是师大附中的,长得特别好看,成绩也超好。”

我心里咯噔一下,看向林屿。

他皱了皱眉,没说话,只是把笔放下,拿起英语书开始背单词。

我没再问,可那节课剩下的时间,我连一道选择题都没做出来。

原来,像他这样的“别人家的孩子”,喜欢的也是同样优秀的人。

放学路上,我跟闺蜜吐槽。

“你说人和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啊?他随便考考就是985,我做梦都考不上。”

闺蜜拍了拍我的肩。“没关系啊,你可以跟他请教题目啊,说不定还能蹭点学霸的运气。”

我眼睛一亮。

对啊,请教题目,这不就是最好的借口吗?

第二天自习课,我特意挑了一道最简单的数学题,戳了戳林屿的胳膊。

“林屿,这道题我不会,你能教教我吗?”

他放下书,拿过我的卷子看了看。

这道题老师上课刚讲过,我其实会做,可我就是想让他跟我说话。

他没怀疑,拿起笔,在草稿纸上一步步写解题过程,声音放得很轻。

“这里要先算括号里的,然后再平方……”

我没听进去,眼睛盯着他的睫毛——很长,垂下来的时候像小扇子,偶尔抬眼问我“会了吗”,眼睛亮晶晶的,像有星星。

“会了吗?”他又问了一遍。

我赶紧点头,心里却在想:当然不会,最好永远都不会。

第四章 英语老师的粉笔头

英语老师是我们班最严厉的老师,尤其针对我。

因为我不写英语作业,上课还总走神,她的粉笔头几乎每次都精准地砸在我桌上。

有天上课,她让我站起来翻译一段短文。

我盯着课本上密密麻麻的单词,一个都不认识,只能结结巴巴地瞎蒙。

“你这翻译的是什么?狗屁不通!”

她把课本往讲台上一摔,“林屿,你起来翻译。”

林屿站起来,声音清晰又标准,像广播站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