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是肝癌,最近几次的化疗效果不明显,身体排异反应严重,难受的紧。
李大爷的儿子在一旁急得不行"爸,抽血不碍事的,医生得看着指标来用药,你让我省
省心。"
"爸都瘦的没人样了,儿子,爸太疼了…我这病抽了也是白抽。"护士将针管扔进废物袋,推着小车,转身给隔壁床病人抽血常规。
"儿子,听说昨天晚上34床的走了,爸,害怕…"李大爷的儿子哄骗老人说"大夫说了,上次化疗的效果有效,你身体好着呢。"
突然李大爷好像想起了什么"护士,今天晚上是哪个大夫值班啊?是陈大夫不?我记得她和吴大夫换了班。"
"是陈大夫,大爷连换班都知道,怎么了李大爷?"
"护士赶紧给我抽血"他主动伸出了手臂,护士愣了一会儿,不知道李大爷又要闹哪样?"李大爷想通了,我抽了?"大爷痛快的点头,他枯瘦的胳膊上都是输液时留下的淤青,护士找了半天,才选择好下针的位置。
抽好了,李大爷松了一口气。原来让李大爷痛快抽血的原因是陈大夫,科室有个神奇的现象,陈大夫值夜班大概率会有病人离去,凑巧的连陈大夫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同事们都戏称她为'陈走走',当然这个称呼也在病人间传开了,李大爷害怕,于是就乖乖配合.
只要是陈大夫值夜班,那些'难搞'的病人都特别听医嘱,不敢怠慢一分,其实科室里的比较危重的或者只能简单维持生命的病人,陈大夫主治的特别多。
今天周四,是科主任大查房的日子,这可是每周一次的"大场面',不仅科室的医生全员到场,而且要准备好每个主治病人的病历.
主任会在查房中询问个别病人的治疗细节,小到检查报告,大到用药方案和治疗效果,在询问中总能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
还好陈大夫准备充分,对答如流,反观吴大夫就不一样了,主任来到15床李大爷的床边,询问了他的治疗方案和近期用药,吴大夫居然记错了,说的全是42床范奶奶的情况,主任阴沉着脸,没有当场发难。
查房结束后,主任开了一个简短的会,科主任开门见山的说"吴大夫,你可是咱们科里最年长的大夫,论资历、论经验,本该是年轻人的榜样,可你看看今天查房的情况,连病人最基本的用药情况都记错了,对医生来说,记错病人信息就是大忌,一旦因为这个出了医疗差错,谁担得起责任?大家以后一定要多注意。"
当着后辈的面这么数落,吴大夫脸都要丢尽了。
这件事可在科室里传开了,怕大家议论,吴大夫没敢走出办公室,陈大夫从工位偷偷瞄了一眼吴大夫,他坐在桌前,病历本摊开了好几本,却半天没翻一页。
这时有个人直奔吴大夫走去,陈娇一下子就认出这是33床王璐的丈夫,王璐不到30岁,是科室里比较年轻的病人,住院4天多了,吴大夫也没给出个治疗方案,家属着急,这才前来询问。
"吴大夫,我们都在这几天了,怎么还不给用药呀?"家属着急,说话多少急躁。吴大夫心里正好憋闷"急什么急,用药必须要看检查结果,结果还没出来,建议你们再等等。"
"四天了,四天,我们是来看病的,不是度假的,你看看我爱人多难受,住进来就开始检查,四天了结果不可能还没出来。"家属‘啪’的一下拍在了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