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夜。

昌城市委招待所,灯火通明。

一号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热烈得如同过年。

市委最强的笔杆子们,在钱秘书的带领下,正在连夜召开“江顾问‘三段论’指示精神第一届学习研讨会”。

黑板上,用粉笔大大地写着三个词:

过去。

现在。

未来。

钱秘书拿着一根教鞭,在黑板上重重一点,唾沫横飞。

“同志们!‘过去我们做了什么’,这一部分,绝不能简单地罗列纺织厂的成绩!格局要打开!”

他用教鞭在“过去”两个字上画了一个圈。

“我们要把它拔高到‘昌城模式’的高度!要写出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如何大胆探索,如何先行先试,最终形成了具有昌城特色的国企改革新道路!这是在确立我们的历史地位!”

一个年轻的笔杆子举手提问:“钱主任,那‘现在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呢?我们总不能真的说,要给省领导制造焦虑吧?这话说出去不好听啊。”

“糊涂!”钱秘书一拍桌子,“江顾问那是点拨我们!话糙理不糙!我们当然不能明着说‘制造焦虑’,但我们的笔,要写出焦虑感!”

他走到黑板前,写下“普遍性困境”五个大字。

“我们要将纺织厂改革前遇到的困难,进行归纳、提炼!从一个厂的问题,上升到全省国企普遍面临的机制僵化、思想保守、产品落后等一系列共性问题!我们要让省领导看到,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我们昌城遇到的问题,就是全省明天要遇到的问题!我们不解决,谁来解决?”

一番话,说得众人热血沸腾,纷纷点头。

“那……‘未来我们该怎么干’呢?画大饼……这个怎么写?”又有人问。

钱秘书的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

“这才是江顾问最高明的地方!这个‘饼’,我们不能画小了,也不能画虚了!”

他转身,在“未来”下面,一字一顿地写道:“为全省未来五年工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宏伟蓝图!”

“嘶——”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所有人都被钱秘书这个解读给镇住了。

这已经不是在做汇报了,这简直是在给省里定调子,做规划啊!

李静坐在角落,奋笔疾书。

她觉得,钱秘书虽然领悟得很深刻,但还是差了一层。

江顾问的“画大饼”,更深层的含义,应该是建立一种“价值信仰”,一种“共同愿景”。

就像他说的“品牌故事”一样,这个“大饼”,就是昌城模式这个“品牌”的灵魂所在。

研讨会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各种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

而在他们隔壁的“重点看护”套间里。

江程正生无可恋地躺在床上,内心一片凄苦。

一个穿着白大褂、面容严肃的保健医生,端着一碗黑乎乎、散发着古怪气味的中药,站在他的床前。

“江顾问,这是马院长亲自给您开的安神方,对您水土不服、心神耗弱有奇效。您趁热喝了,好好睡一觉。”

江程看着那碗颜色可疑的液体,闻着那股混杂了草根、树皮和某种不可名状之物的味道,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他想拒绝。

可保健医生那“你今天不喝我就灌下去”的坚定表情,让他放弃了抵抗。

捏着鼻子,一口闷下。

苦涩、酸腐、辛辣的味道瞬间在他口腔里爆炸开来。

江程感觉自己吞下的不是药,而是一锅熬烂了的旧抹布。

他只想睡觉,只想逃离这个荒诞的世界。

……

另一边,研讨会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钱主任,我们遇到了一个瓶颈。”一个戴眼镜的笔杆子皱着眉说道,“‘未来’这部分,太空了。我们只有一个纺织厂的成功个例,怎么能把它上升到指导全省的‘宏伟蓝图’层面呢?缺乏足够的数据和案例支撑,写出来就像空中楼阁,很容易被省领导问倒。”

这个问题一提出,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是啊。

牛皮吹出去了,怎么圆回来?

从一个厂的成功,直接跳到指导全省的五年规划,这个步子迈得太大了,大到扯着蛋了。

众人讨论了半天,引经据典,搜肠刮刮肚,还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整个写作小组,陷入了僵局。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李静突然站了起来。

“问题的关键,还是我们没有完全领会江顾问的精神。”她的声音不大,却很清晰,“江顾问一定有解决办法。我认为,我们必须再去请教他一次。”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对啊!我们想不通,江顾问一定想得通!

于是,钱秘书带队,一群人又浩浩荡荡地敲响了江程的房门。

此刻的江程,刚被那碗怪味汤折磨得七荤八素,正处于一种半梦半醒的混沌状态。

他被叫醒的时候,脑子都是懵的。

听着钱秘书和李静在他耳边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什么“个例”、“普遍性”、“未来”、“蓝图”……

他一个字都没听懂。

他只觉得那碗破中药的后劲上来了,一股邪火从丹田升起,直冲脑门,搞得他鼻子痒得厉害。

“阿嚏——!”

一个惊天动地的喷嚏,响彻了整个房间。

喷嚏打完,江程感觉舒服多了,脑子也清醒了一点。

他揉了揉鼻子,看着眼前这群一脸期盼的人,只觉得心烦意乱。

一个破厂子的事,反反复复,没完没了。

他摆了摆手,用一种极其不耐烦的语气,随口嘟囔了一句。

“一个点的问题,不要搞得那么复杂。”

说完,他就翻了个身,背对着众人,拉起被子蒙住了头。

内心OS:一个厂的事你们写这么多,烦不烦啊?赶紧滚蛋,让我睡觉!

然而,他这句无心之言,落入李静的耳中,却不啻于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她脑中的所有迷雾!

她整个人都定在了原地。

几秒钟后,她猛地转过身,面对着同样一脸错愕的钱秘书等人,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

“我明白了!”

“我彻底明白了!”

钱秘书等人还是一脸懵逼:“李静同志,你明白什么了?”

李静的眼睛亮得吓人,她指着蒙头大睡的江程,又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江顾问是在批评我们!批评我们陷入了细节的泥潭,格局太小了!”

“一个点的问题!”

她重复着江程的话,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你们还没懂吗?这个‘点’,指的就是昌城第一纺织厂啊!”

“江顾问的意思是,我们根本不需要去寻找更多的案例来支撑!我们未来的方案,核心就是要把纺织厂这个‘点’的成功经验,进行复制和推广!”

“他不是让我们去画一个虚无缥缈的蓝图,他是让我们拿出一个可执行、可复制的方案!一个‘以点带面’的方案!”

“‘一个点的问题,不要搞得那么复杂’!他的意思是,我们只要把这个‘点’研究透了,把这个‘点’的成功模式总结好了,未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是我们自己想得太复杂,走入了歧途!”

轰!

李静的这番解读,像一颗炸弹,在所有笔杆子的脑海中炸开。

茅塞顿开!

醍醐灌顶!

原来是这样!

“以点带面”!对啊!我们怎么就没想到!

钱秘书激动地一拍手:“高!实在是高!江顾问这是在用最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最深刻的方法论!抓住主要矛盾,解决核心问题!是我们钻牛角尖了!”

“没错!我们就以纺织厂为模板,提炼出一套标准化的‘昌城模式’操作手册!”

“对!从品牌、渠道、宣传三个方面,形成一套组合拳,向全省推广!”

会议室的僵局,被江程一个喷嚏和一句梦话,瞬间打破。

整个写作小组的热情被重新点燃,一个个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地冲回了会议室,连夜修改方案。

没有人再去打扰江顾问“休息”。

在他们看来,高人已经指明了方向,剩下的,就是他们这些凡夫俗子的执行工作了。

而此刻,被窝里的江程,正做着一个美梦。

他梦见自己终于买到了带院子的大房子,正躺在摇椅上喝着冰阔落,悠闲地看着夕阳。

他完全不知道,就在他熟睡的时候,一个由他的喷嚏引发的,即将影响全省工业格局的宏伟蓝图,正在隔壁房间里,被一群打了鸡血的笔杆子,疯狂地炮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