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喂,小子,找活干吗?”一个工地的工头走过来,上下打量着他。

李铁蛋点点头:“我……我能干活,什么都行。”

工头笑了:“能扛水泥吗?一天三十块,管一顿饭。”

“能!”李铁蛋毫不犹豫。

就这样,李铁蛋成了工地上的小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扛水泥、搬砖、和砂浆,双手被磨得全是血泡。工友们嘲笑他:“这小子,细皮嫩肉的,能干几天?”可李铁蛋从不吭声,只是默默地干活。晚上回到工棚,他躺在硬板床上,浑身像散了架一样疼。可他不敢睡,因为母亲的药还在等着钱。

他从工友那里听说,县城有个老中医,叫陈明远,医术高明,专治疑难杂症。李铁蛋攒了半个月的工钱,去陈明远的诊所。陈明远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胡子花白,眼神锐利。他看了看王秀英的病历,又把了把脉,摇头:“风湿入骨,气血两亏,难治啊。”

“陈大夫,”李铁蛋跪了下来,“求您救救我妈!我……我可以给您干活,洗碗,扫地,什么都行!”

陈明远看着他,沉默良久,才说:“小子,你妈的病,不是一天两天能好的。你得有耐心,也得有钱。”

“我有钱!”李铁蛋掏出皱巴巴的五十块钱,“这是我的工钱,先给您!”

陈明远没接钱,反而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破旧的书:“《黄帝内经》,你拿回去,好好看看。你妈的病,光靠药不行,得靠你自己。”

李铁蛋接过书,手在发抖。他知道,这可能是他唯一的希望。

回到工地,李铁蛋开始在煤油灯下看书。书上的字他很多不认识,就一个一个查字典。工友们笑他:“看书?你个扫大街的,也配看书?”李铁蛋不理会,只是继续看。他把书里的内容抄在废报纸上,贴在床头,每天睡前看一遍。

“铁蛋,你真想当医生?”工棚里,一个老工人问他。

“嗯。”李铁蛋点点头,“我想救我妈,也想救别人。”

老工人叹了口气:“小子,医生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你连高中都没上完,怎么考大学?”

李铁蛋没说话。他知道很难,可他更知道,如果不试,就永远没希望。

### 第二章:一滴泪的觉醒

王秀英的病情一天天恶化。李铁蛋寄回去的钱,只够买些止痛药,根本治不了根。他开始怀疑陈明远的话:“《黄帝内经》真的能治病吗?”

2008年的冬天,格外冷。李铁蛋在工地受伤,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右腿骨折。他在医院里躺了半个月,看着医生们忙碌的身影,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医学。他看见医生用X光片判断骨折位置,用石膏固定,用药物消炎。他突然明白,现代医学和中医,其实是相通的。陈明远给他的《黄帝内经》,讲的是人体的气血运行,而现代医学,讲的是骨骼、肌肉、神经。它们都在试图解释同一个东西——人的身体。

出院后,李铁蛋带着伤回到工地。他不能再扛水泥了,只能做些轻活。工头看他可怜,让他去工地的仓库看门。仓库里堆满了建筑材料,角落里有个破旧的煤油灯。李铁蛋每天晚上就在这里看书。他开始自学高中课程,从数学、物理到生物,一个科目一个科目地啃。他买不起新书,就去废品站捡旧课本,用胶水粘好,一页一页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