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观察日志:样本7号对‘标签’的恐惧度正在上升,情绪波动增大,实验进入关键阶段。”

这根本不是日记。这是一份……实验报告。

我,就是那个“样本7号”。

我的妻子……她到底是谁?或者说,是什么东西?

我吓得把日记本扔在地上,冲出书房。妻子不知何时已经醒了,正站在客厅中央,静静地看着我。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没有我熟悉的温柔,只有一种研究员看待实验品时的那种冰冷和漠然。

“你都看到了?”她开口了,声音平淡得可怕。

我一步步后退,直到后背抵住了冰冷的墙壁。“你到底是谁?”我颤抖着问。

她没有回答我,而是缓缓抬起手,指了指我的胸口。

我下意识地低头。

我的心脏位置的衣服上,不知何时,被贴上了一张新的标签。上面是用鲜红色的笔写的,字迹潦草而急促。

那不是我妻子的笔迹。

那是我自己的笔迹。

标签上只有两个字:

“快跑。”

故事九:《终点》

我喜欢在深夜开车。

不是为了去哪里,就是喜欢。我是一名数据分析师,白天对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感觉自己像个零件。只有在午夜,开着我那辆半旧的轿车,穿行在城市空旷的血管里,我才感觉自己是活着的。我的导航仪,一个叫“小驰”的APP,是我唯一的伴侣。它的声音很温和,有点机械,但总能给我一种莫名的安心感。

大概是两个月前,“小驰”开始变得有点奇怪。

起初,只是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比如,它会放着宽阔的环城高速不走,非要引导我拐进一条只多花两三分钟的、漆黑的辅路。或者,在一条直路上,它会突然提示“前方500米,请掉头”,然后在我开过那个点后,又立刻重新规划,回到原来的路线上,仿佛只是开了个无聊的玩笑。

我以为是GPS信号不好,或者APP需要更新了。我清了缓存,重装了软件,但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

它开始带我走一些我从未走过的路。那些路,不像路,更像城市的伤疤。废弃的工业区,路灯隔着很远才有一盏,昏黄的光照着生锈的铁门和爬满藤蔓的厂房。或者是城乡结合部,狭窄的土路两旁是黑漆漆的自建房,偶尔有狗叫声从黑暗深处传来,让我头皮发麻。

每次,我都会在极度不安中,遵从它的指示,开上十几分钟,然后它又会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把我导回主路。屏幕上显示的“预计到达时间”总是在这些“探险”后,被悄无声息地延长。

我开始和它较劲。它让我右转,我偏要直行。但结果是,我会在前方遇到毫无征兆的封路施工,或者一场根本不在天气预报里的倾盆大雨。仿佛它知道所有我不知道的事情,而我每一次的“反抗”,最终都会被证明是徒劳。我只能灰溜溜地掉头,回到它为我“设定”的航线上。

我开始害怕深夜开车。但我又控制不住自己。那种被未知力量牵引着,在城市的背面游荡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