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我确实住在这里。”
人群中响起一阵哗然。
陈立业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他觉得我这是在自暴自弃。
“承认了?承认自己是骗子了?”
我没有理他,而是转向王厂长。
“王厂长,你知道,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家,最需要的是什么吗?”
王厂长愣住了,显然没跟上我的思路。
我不等他回答,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不是资本,不是人脉,而是对市场的洞察力。是对这片土地最深刻的理解。”
我指了指脚下的泥土地,又指了指周围破旧的房屋。
“为什么我要住在这里?因为这里,才是中国最真实的样子。这里有最迫切需要改变的现状,也孕育着最庞大的市场需求。”
“我不住高级宾馆,是因为那里闻不到泥土的味道。我不吃山珍海味,是因为那会让我忘记普通百姓一饭一蔬的不易。”
“我来到这里,伪装成一个普通人,住在最普通的环境里,就是为了‘体验民间疾苦,寻找投资灵感’。”
我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掷地有声。
整个巷子都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被我这番话镇住了。
体验民间疾苦?
寻找投资灵感?
这个逻辑,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他们听说过老板摆阔的,没听说过老板主动“找罪受”的。
这太……高级了。
我看着他们脸上由震惊转为若有所思的表情,心里知道,我赌对了。
对于他们不理解的事情,他们不会去质疑,只会觉得是自己格局太小。
我继续说道:“陈技术员,你只看到了我住的房子很破,却没看到这背后代表的,是整个乡镇地区落后的居住环境和巨大的改善空间。这里面,就藏着砖厂未来的销路,藏着建材市场的巨大商机。”
“你只看到我穿得朴素,却没想过,一个真正的决策者,需要的是深入一线,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指点江山。”
“你的眼界,决定了你只能当一个技术员。而我的眼界,决定了我能运作一个‘创世纪’。”
这一番话,如同一记记耳光,扇在了陈立业的脸上。
他脸上的得意凝固了,变成了难以置信。
他精心策划的一场揭发大会,怎么就变成了我的个人演讲会?
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无从开口。
因为我的逻辑,他听不懂,但他又觉得好像很有道理。
王厂长的脸色,也从愤怒,变成了尴尬,最后,变成了深深的敬佩。
他看着我,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光芒。
他恍然大悟。
原来,林总不是骗子。
她是在用一种他无法理解的、高瞻远瞩的方式,在考察市场!
他为自己刚才的怀疑感到羞愧。
“林总……我……”王厂长搓着手,一脸歉意,“是我有眼不识泰山,误会您了。”
供销社的刘主任也连连点头。
“原来是这样!林总真是……有大格局!和那些就知道吃喝玩乐的大老板完全不一样!”
“是啊是啊,难怪能做那么大的生意。”
周围的议论声,风向彻底变了。
从嘲笑,变成了惊叹和崇拜。
我看着这一切,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