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雨夜和一把伞
初步方案确定后,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许婉清负责整体框架和与指导老师的沟通,而生科院和物理学院的新生代表们则分别负责收集创意、准备材料。
临时微信群里不时有消息弹出,大多是资料分享或简单的询问。许婉清通常言简意赅地回复,维持着高效但疏离的沟通风格。
赵寅时是群里最活跃的一个。他不仅快速完成了自己那部分任务,还经常在群里发一些搞怪的表情包调节气氛,或者@生科院的同学,问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比如“如果我们做个DNA模型蛋糕会不会很酷?”(这个提议被许婉清以“不切实际且浪费食物”为由直接否决)。
许婉清发现,虽然赵寅时思维跳脱,但执行力和行动力确实很强,交给他的任务总能超额完成,只是过程偶尔会让她有点头疼。
这天傍晚,许婉清在实验室处理完一批细胞样本,抬头看向窗外时,才发现天色不知何时已彻底阴沉下来,浓重的乌云低压着,远处隐隐传来雷声。她皱了皱眉,早上出门时天气尚好,她便没带伞。
收拾好东西离开实验楼时,豆大的雨点已经开始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很快就连成一片雨幕,天地间一片朦胧。屋檐下挤了不少没带伞的学生,等着雨势变小。
许婉清看了眼时间,晚上还有文献要读,她不想耽搁。正犹豫着是否要冒雨冲回宿舍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撑着一把大大的黑色雨伞,从雨幕中快步跑进实验楼的屋檐。
是赵寅时。他似乎是刚从哪里回来,运动鞋和裤脚已经湿了一些。他收伞甩了甩水珠,一抬头,恰好看到了站在人群稍外围的许婉清。
“学姐?”他眼睛一亮,几步跨到她面前,“你没带伞啊?”
他的头发被雨水打湿了几缕,更显得眉眼漆黑,笑容在潮湿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爽。
“嗯。”许婉清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他那把看起来足够结实的大黑伞上。
“正好!”赵寅时笑得无比自然,重新撑开伞,举过两人头顶,“学姐你要回宿舍还是去哪儿?我送你啊!”
他的提议直接又坦荡,仿佛只是顺手做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周围有零星的目光投来。许婉清不太习惯这种程度的“麻烦”别人,尤其是异性。她下意识地想拒绝:“不用了,我等雨小一点……”
“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啦!”赵寅时打断她,语气笃定,他用下巴指了指外面滂沱的大雨,“而且看样子还要下更大。走吧学姐,顺路的事!”
他说着,已经微微将伞倾向她那边,做出了邀请的姿势。他的眼神真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热情,仿佛拒绝他反而是件不近人情的事。
许婉清看了看丝毫没有减弱迹象的雨势,又看了看眼前这把能提供干燥空间的伞,以及赵寅时那副“别客气”的爽朗表情。理性权衡之下,接受帮助确实是目前最高效的选择。
“……谢谢。”她最终还是微微颔首,礼貌地道谢,然后小心地避开他的手臂,走到了伞的另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