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男男

杨凡至今记得和张明轩加上微信的那天,是在一个名为 “高校工科交流互助” 的线上群里。

他在 A 市的普通二本读大二,成绩中等偏下,进群纯粹是为了 “蹭点期末复习资料”,平时只潜水窥屏,很少发言。

而张明轩是 B 市 985 大学的大三学长,据说专业排名常年稳居前三,偶尔会在群里针对学弟学妹的专业问题敲出长篇解答,逻辑清晰,是群里公认的 “学霸大腿”。

真正产生交集是在一个周五的晚上,杨凡对着一道高数积分题熬了两个多小时,草稿纸写满了三张,依旧毫无头绪。

他抱着 “试试看” 的心态在群里发了题目的照片,附带一句 “求大佬指点,孩子要被积分逼疯了”。

消息发出后,群里静悄悄的,只有几个潜水的人发了 “同求” 的表情包。

就在他准备放弃时,微信突然弹出一条新消息,来自一个头像是雪山风景的账号,正是张明轩。

他发来一张手写的解题步骤照片,字迹清隽工整,从换元法的选择到积分常数的确定,每一步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末尾还加了一行小字:“这里容易忽略积分上下限的转换,注意核对。”

杨凡又惊又喜,连忙添加他为好友,还发了一大段带着感叹号的感谢:“学长,您这一步点醒我了,我琢磨了半天都没注意到上下限的问题!”

过了几分钟,张明轩通过了好友申请,回复的消息很简洁:“没事,以后有不懂的可以直接问我。”

之后的一个多月,两人几乎没什么联系,他怕自己的絮叨会打扰到对方,最终还是默默关掉了对话框。

改变发生在期末考的前两周,那段时间杨凡天天泡在图书馆,连轴转地复习,压力大到失眠。

有天凌晨一点多,他实在扛不住,在朋友圈发了条仅自己可见的动态:“又熬到三点,物理公式怎么都记不住,感觉要挂科了……”

没想到刚发出去没几分钟,张明轩竟发来一条微信:“还在复习,物理公式别死记硬背,我整理过一份推导思路,结合例题记会容易很多,发给你?”

杨凡愣住了,他没想到张明轩会注意到自己这条隐藏的动态,更没想到对方会特意帮自己找资料。

等他回复 “好的,太麻烦学长了” 后,张明轩很快发来一个压缩包,里面不仅有物理公式的推导笔记,还有几套历年期末真题和详细解析。

更让杨凡暖心的是,他还加了句:“别熬太晚,凌晨效率低,不如早睡早起,我大三备考时试过,每天睡够七个小时,白天复习状态会好很多。”

从那天起,两人的聊天渐渐多了起来。

杨凡话多,性格开朗,每天都会絮絮叨叨地和张明轩分享日常:“今天食堂的糖醋里脊太咸了,踩雷!”“室友买的橘子超甜,分了我两个,可惜没法寄给你尝!”

“复习到头晕,刚去操场跑了两圈,现在满血复活!”

张明轩话少,性格偏安静,但从不会敷衍他,—— 杨凡说食堂踩雷,他会回 “我们学校食堂三楼的糖醋里脊不错,下次如果来 B 市可以带你去试试”

杨凡说跑了步,他会提醒 “跑完步别马上喝冰水,容易刺激肠胃”。

有一次,杨凡摔了跤,疼的在床上躺了一天,没顾上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