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苗升起,我把鱼串架在火上烤,一边烤一边刷盐和香料,动作熟练得像是练了千百遍。很快,鱼肉的香味就飘了出来,那是一种所有人都久违了的、带着烟火气的香味。
赵虎和几个士兵看得目瞪口呆,肚子里的馋虫被勾得咕咕叫。他们这辈子,只吃过煮鱼、蒸鱼,从没见过把鱼串起来烤着吃,还这么香!
“好了,尝尝!” 我把烤好的第一串鱼递给赵虎。
赵虎犹豫着接过来,吹了吹,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外焦里嫩,咸香入味,鱼肉的鲜美被完全烤了出来,比他吃过的任何鱼都好吃!他三口两口就把一串鱼吃完了,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
“好吃!太好吃了!” 其他士兵也抢着吃起来,十几串鱼瞬间被分光,连鱼刺都被啃得干干净净。
“别急,还有呢!” 我笑着,又让士兵去河里刺鱼,自己则带着人去山林里找野物。我凭着现代的生存知识,用石头设陷阱,还教士兵用藤蔓编网,不到下午,就抓到了两只野兔和几只野鸡。
晚上,篝火旁,烤野兔、烤野鸡的香味飘得老远。我还找了些野菜,烤得焦香,撒上盐,竟然也成了一道美味。
所有人都吃得狼吞虎咽,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亡国以来的笑容。
他们看着我坐在篝火旁,一边烤串一边哼着奇怪小调,眼神里渐渐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不再是绝望,而是一丝微弱的希望。
我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也松了口气。第一步,先让这群人活下去,并且燃起活下去的信心。
至于重建大凉?
我摸了摸下巴,看着手里滋滋冒油的烤野兔,露出了一个自信的笑容。
不就是从零开始吗?当年我从一个摆地摊的,做到夜市烤串界的“扛把子”,靠的就是脑子和手艺。现在,不过是换了个地方,换了个“产品线”而已。
大凉要复兴,先从卖烤串开始!
我的“烤串大业”,从第二天就正式启动了。
我把所有人分成了几个小组:捕鱼组负责去河边刺鱼、捞虾;狩猎组跟着赵虎,用我教的陷阱和编网技巧打野味;采集组则去山林里挖野菜、摘野果,顺便收集干柴;还有几个曾经的宫廷御厨和宫女,被我拉来当“烤串师傅”,专门学习烤串的火候和调味。
为了提高效率,我还“发明”了不少小工具。我让铁匠(没错,这群残兵里还有个曾经的宫廷铁匠)用剩下的废铁打了几个简易的烤架,比直接用树枝架着烤方便多了;又让裁缝(同样是宫廷出身)把破布撕成条,做成了几个用来刷油和调料的小刷子。
最关键的是调味。
原主母后留下的那点盐和香料很快就用完了,我就带着人在山林里找替代品——野花椒、野茴香、野葱、野蒜……凡是能吃的,我都拿来试,最后调出了几种不同口味的调料,有原味的、麻辣的、五香的,甚至还有用野蜂蜜做的甜味烤串。
一开始,我们只是自己吃,但很快,我就发现了“商机”。
我们藏身的这座山,叫青凉山,山脚下有一条小路,是来往于大雍和邻国的商队必经之路。以前因为战乱,商队都绕着走,但最近大雍忙着稳定都城局势,对边境的管控松了些,又有商队开始走这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