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人在宠物店。
男朋友给我做了营养餐。
给我的猫做了营养猫饭。
我很满意。
猫也很满意。
1.
晚上十一点,我夜跑结束,洗漱完毕,躺上床。
完成睡前的最后一项流程:浏览小区业主群。
群里大多是无用的信息,抱怨物业的、团购水果的、寻找丢失宠物的。
我机械地滑动屏幕,直到一条新消息跳出来。
【各位业主晚上好,本小区 7 号楼底商新开「心爪屋」宠物行为矫正工作室】
【店主为认证高级宠物行为矫正师——夏念深。】
【如果您家毛孩子有过度吠叫、分离焦虑、攻击行为、排泄异常等问题。】
【或许我们可以帮助它更快乐地生活。开业首周咨询八折。】
下面附了一张海报图片。
风格倒是温馨,暖黄色调,上面印着几只傻笑的金毛。
我的目光在海报的一行小字上停顿了:
「警惕性过高,对玩具或食物表现出强烈防御和攻击?
「这不是它脾气坏,而是它内心不安的呐喊。」
我的手指无意识地停顿下来。
视线不由自主地飘向卧室角落。
扳手——我养的那只壮实的小狸花猫。
正蜷成一团睡在猫窝里,睡姿不雅。
但即便在睡梦中,它的前爪也紧紧搂着那个已经脏兮兮的螺丝样毛绒玩具。
那是我用旧工作服给它缝的,形状完美符合我的审美。
2.
但扳手对它的执着,确实超出了正常范畴。
上周同事小李来我家取文件,只是想摸一下那个玩具。
扳手就发出低沉的呜噜声,背毛炸起,一爪子挠了过去。
幸亏我反应快,拎着扳手后颈,拉开了。
当时我只觉得扳手性子独,随我这个妈妈,没多想。
但海报上的内容扎进了我逻辑链条里一个从未仔细审视过的环节。
攻击行为、防御性、内心不安……这些词条开始自动归类整合。
扳手的行为模式符合海报所述症状。
我需要咨询专业人士。
地点极近,时间成本低,开业折扣。
决策完成。
……
第二天早上七点,闹钟准时响起。
我完成晨间体能训练,吃过早餐。
八点整,将还在猫窝里打哈欠的扳手拎出来。
它显然没睡醒,软绵绵地「喵」了一声表示抗议。
「喵!!!?!」
「配合一下,你有病,得治啊喵~」
我对着它解释,然后把它塞进航空箱。
它大概重十五斤,养久了也没觉得抱它有多费力。
八点十分,我拎着箱子站在了 7 号楼底商那家新店的玻璃门前。
我推门进去,带动了一阵清脆的风铃声。
「喵~~」扳手喜欢这个?
买!
3.
店内有淡淡的消毒水味和猫薄荷的清香。
怪不得店里的小猫这么乖的在地毯上打滚。
一个穿着米白色毛衣的男人正背对着我,在后面的操作台上整理着什么。
听到铃声,他转过身来。
「您好!请……」他话说到一半,目光落在我手里的航空箱上。
随即脸上绽开一个极其温和的笑容,眼睛弯了起来。
「这么早就有小朋友来访啊。」
夏念深的声音很好听,像清晨晒到的第一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