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你到底什么意思?就带了6000块钱回来?你在北京一个月工资都不止这些吧?”二叔涨红着脸,拍着桌子质问我。
我握紧口袋里的6000元现金,回想起临行前妻子张琳反复叮嘱的话:“记住,无论谁问你借钱,就说只带了6000元。”此刻,坐在我家客厅的亲戚们,目光如刀子般刺向我。大姐冷笑着摇头,三妹开始抹眼泪。我突然明白了妻子的用意。
我叫刘铭,今年35岁,在北京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担任技术总监,年薪68万。对于一个从农村考出来的孩子,这份收入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我的妻子张琳比我小两岁,是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项目经理。我们在北京打拼了十年,终于在通州买了一套小两居,虽然月供压力不小,但总算有了自己的家。
每年春节,回老家一直是必不可少的仪式。过去几年,我都是独自回去,张琳则回她父母家。但去年,我决定带上妻子,让她见见我的家人。
“老公,这次回家,你准备带多少钱回去?”出发前一周,张琳突然问我。
“和往常一样吧,准备5万现金,再带上信用卡。”我一边收拾行李,一边随口回答。
张琳皱起眉头:“为什么要带这么多现金?”
“回家过年嘛,要给父母压岁钱,可能还要应付亲戚们的各种情况。家里亲戚多,难免会有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忙。”我解释道。
张琳没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我不知道的是,这次带她回家,会让我们的婚姻和我与家人的关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到老家的第一天,家里热闹非凡。父母早早就准备了一大桌菜,左邻右舍都过来看
腊月二十七的北京,飘着细碎的雪粒子。我站在公司楼下等张琳,手里拎着刚取的6000块现金——这是今年回家过年带的全部现金,比往年零头还少。
“真不多带点?”我第三次问。张琳正低头给我系围巾,指尖蹭过我脖子时带着暖意,她抬头瞪我一眼:“刘铭,你再念叨,我连这6000都给你换成钢镚儿,让你扛着回去。
我嘿嘿笑了两声,没再反驳。倒不是怕钢镚儿沉,是想起半年前那个深夜,张琳把一沓厚厚的转账记录拍在桌上时,眼里的红血丝。
我叫刘铭,35岁,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技术总监,年薪68万。十年前从南方小山村考到北京,毕业后留京打拼,前年在通州买了套89平的两居室,月供1万8。张琳是我大学同学,现在在会计师事务所做项目经理,比我还忙,我们俩凑一起,连好好吃顿饭都得提前三天约。
往年春节,我都是独自回老家。倒不是张琳不想去,是我总找借口——老家条件差,冬天没有暖气,厕所还是旱厕,我怕她受委屈。去年秋天,我妈在电话里哭,说邻居家的儿子带媳妇回来,她看着眼馋,我这才下定决心,今年带张琳一起回去。
决定回去的那天晚上,我跟张琳说:“今年咱多带点钱,给我爸妈包两个大红包,再备着点,亲戚们要是有难处,也能帮衬帮衬。”我当时琢磨着,带5万现金,再把信用卡带上,应该够了。
张琳正在算房贷,闻言笔尖顿了顿:“帮衬可以,但得有个数吧?你去年回去,不是说给你三妹借了3万吗?到现在提都没提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