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引入了“计提折旧”概念。一把飞剑,天天用,灵光会磨损吧?价值肯定逐年递减!每个月摊一点损耗进成本,很合理!库房里那些堆积如山的低阶材料,灵药放久了药性会流失,矿石品质参差不齐,全都按标准成本法核定价值,盘盈盘亏立刻体现。
他还给库房制定了严格的内部控制流程:入库双人验收,出库凭签字审批单,领用登记到个人,定期全面盘点,差异追责。
一开始,习惯了糊弄的弟子们怨声载道。领把新飞剑还要登记编号?用块灵石还要说明用途?麻烦!
但李维铁面无私,数据说话。几次盘点下来,谁偷奸耍滑,谁浪费物资,谁私藏好处,在表格面前一清二楚。库房损耗率断崖式下降。张执事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给的“例钱”也丰厚起来。
李维因此接触到了修行功法——最基础的那种。他需要更强的精力和更长的寿命来应对海量的数据工作。
引气入体时,他感受着体内那丝微弱的灵气流转,忽然愣住。
这灵气的运行,吸入天地灵气,在经脉内炼化,储存于丹田,使用时调用……这不就是个典型的现金流循环吗?
流入(修炼吸收)、流出(施展法术消耗)、存量(丹田气海储量)、流量(单位时间炼化速度)……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中诞生。
他打开一个新的Excel文件。
横向标题:日期、修炼时长(小时)、引入灵气单位(标准单位)、炼化效率(%)、丹田储存量、法术消耗量、经脉周转率、净灵气增长……
纵向是每一天的记录。
他开始像做现金流量表一样,记录自己每一天的修行数据。
结果令人震惊。
通过数据对比,他精准发现每天清晨卯时(5-7点)修炼,炼化效率比平均值高出23%!而晚上亥时(21-23点),效率最低。某种特定姿势(他曾无意中扭到)虽然不舒服,但灵气周转速度更快!服用最低级的聚气丹,看似增加了灵气流入,但实际上因为丹毒残留,后续三天炼化效率会下降5%,得不偿失!
他优化了修炼方案:卯时最佳姿势全力修炼,其他时间处理数据或练习对灵气消耗精准度要求高的控制性法术(在他看来这是优化“现金流支出结构”),不服丹药,改为食用特定几种能轻微提升灵气亲和度的食材(成本效益分析最优)。
他的修行速度,远超同等资质的外门弟子,甚至比一些内门弟子都不遑多让!
张执事目瞪口呆,直呼“你小子开窍了?!”李维只是默默地将“灵流周转率可视化分析图”又更新了一版。
名声渐渐传出。内门一些长老开始注意到这个用“铁盒子法器”把账目弄得明明白白、还修行飞快的古怪外门弟子。
某次,宗门内部发放修炼资源灵石。以往都是按人头大致一分,有人多得,有人少拿,吵吵嚷嚷,弊端丛生。
这次,李维被请了过去。
他看着堆成小山的灵石,眼神如同看一堆待处理的应收账款。
他不仅要求精确称重(低阶灵石大小不一),还引入了“折标”概念:按照灵石内含灵气的纯净度和总量,折算成“标准一级灵石”当量。一块大但杂质多的,可能只折0.8标准块,一块小但极纯净的,可能折1.2标准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