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沉默的回避,反而比任何解释都更让林曦在意。那道疤痕背后是什么?一场意外?还是别的什么?她发现自己对苏瑾的好奇心与日俱增,不再仅仅局限于她调酒师的身份。
作为回报,或者说是某种下意识的分享欲,林曦也开始向苏瑾展示自己的世界。她会给苏瑾看她当天拍的照片,不仅是酒吧的,还有小镇的风景、人物和细节。
苏瑾会停下手中的事,认真地看,她的评论往往一针见血。 “这张光影很好,但构图太满了,少了点呼吸感。” “你似乎很喜欢捕捉那种……新旧交替的冲突感。” “这个老人的眼神,你拍出了故事。”
她的视角独特,不带浮夸的赞美,总是精准地切中林曦拍摄时或刻意或无意埋藏的心思。林曦感到一种棋逢对手的畅快,这是她在同侪圈中都少有的体验。
一天晚上,酒吧打烊后,林曦留下来帮忙整理桌椅。音响里放着慵懒的布鲁斯音乐。不知怎的,话题聊到了林曦之前在城市的生活。
“所以,为什么选择来这里?”苏瑾擦拭着吧台,状似随意地问。
林曦沉默了一下,空气里只有音乐声和布摩擦台面的声音。也许是夜晚的气氛太容易让人卸下心防,也许是这段时间的相处积累了足够的信任。 “工作遇到瓶颈,感觉一直在重复自己。还有……”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一些,“和在一起三年的人分开了。感觉那个城市到处都是过去的影子,喘不过气。”
她说得轻描淡写,但苏瑾听出了那份刻意压抑下的沉重。她没有说“抱歉”或“会好的”之类的套话,只是停下了动作,安静地看了林曦片刻。
然后,她转身倒了两小杯琥珀色的液体,推给林曦一杯。“单一麦芽威士忌,口感很厚,能压住很多东西。” 她举起杯,没有碰杯,只是向林曦示意了一下。
林曦接过,学着她的样子抿了一口。强烈的烟熏泥煤味瞬间冲击着感官,随后是复杂深沉的坚果和果干香气,余味悠长而辛辣。确实有一种被强烈而纯粹的物质填满、从而暂时忘却空虚的感觉。
她们谁都没有再说话,只是并肩站在吧台后,静静地喝着那杯烈酒,听着唱片机里沙哑的男声吟唱。一种无声的理解和慰藉在空气中流淌,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林曦感到,那道横亘在她们之间、名为“陌生人”的隔阂,正在一点点消融。
5
关系突破的契机,发生在一个周五的深夜。
那晚酒吧来了几个吵闹的游客,打破了惯常的宁静。虽然苏瑾礼貌而坚定地控制了场面,但打发走他们后,林曦能感觉到苏瑾周身笼罩着一层低气压,那是一种极力克制后的疲惫与厌烦。
打烊后,一切收拾停当,苏瑾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去拿账本,而是站在通往后院的玻璃门前,望着外面漆黑一片的花园,沉默地站了很久。
林曦没有打扰她,只是安静地等待着。
终于,苏瑾转过身,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挣扎,然后像是下定了决心。她看向林曦,“想看看晚上的花园吗?”
林曦有些意外,随即点头,“当然。”
苏瑾从钥匙串里找出一把古旧的黄铜钥匙,打开了那扇总是锁着的门。一股清凉湿润、混合着泥土和植物芬芳的空气扑面而来,与酒吧内酒香和木香交织的气息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