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数学测验成绩公布的那天,刘安早早醒了。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秋雨,敲打着铁皮雨棚,像是为他忐忑的心情打着节拍。

妈妈已经出门了,桌上放着稀饭和咸菜,还有一张字条:“放轻松,尽力就好。妈妈相信你。”

刘安慢慢吃着已经微凉的稀饭,脑子里反复回想昨天周博文教他的那些公式和解题技巧。周博文真是个奇怪的朋友,平时看起来吊儿郎当,讲到数学题却头头是道。

附小的教学楼在雨天显得格外肃穆。刘安踏着湿漉漉的台阶走上二楼,在教室门口差点和周博文撞个满怀。

“正等你呢!”周博文一把拉住他,“王老师还没来,我再给你讲两道常考题。”

被拽到座位上,刘安看着周博文飞快地在草稿纸上画着图形,心里涌起一阵感激。转学两周,这个雀斑男孩是他最大的惊喜。

上课铃响,王老师抱着一摞试卷走进教室,脸上的表情比平时更严肃。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这次测验,总体成绩不理想。”王老师把试卷放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全班,“尤其是应用题,很多同学思路混乱。”

刘安的心沉了下去。他最后两道应用题都没做完。

“现在发卷子。我叫到名字的同学上来领。”王老师拿起最上面的一张,“周博文,98分,全班最高。”

教室里响起一阵羡慕的低语。周博文上去领卷子时,脚步轻快,但回到座位时却对刘安做了个“别担心”的口型。

一个接一个的名字被念出,分数从90多分逐渐降到70多分。刘安的手心开始冒汗,他的名字迟迟没有被叫到。

“刘安。”王老师终于念到他的名字,停顿了一下,“62分。”

几个同学转过头来看他,目光里带着好奇而非嘲笑,但这反而让刘安更加难堪。他低着头快步走上讲台,接过那张布满红叉的试卷。62分,他从来没有得过这么低的分数。

“新同学需要时间适应,大家要多帮助他。”王老师的话本是好意,但在全班面前这样说,让刘安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下课铃一响,刘安就想把试卷塞进书包,但周博文手快抢了过去。

“我看看错哪了...咦,这题你不该错啊,昨天刚讲过类似的...”周博文嘟囔着,突然压低声音,“王老师批错了一题,这题你应该有5分呢!”

刘安凑过去看,果然,一道选择题他选对了,却被画了叉。

“去找王老师改回来吧!”周博文推他。

刘安犹豫了。为5分去找老师,会不会显得太小气?再说,62分和67分有什么区别?都是不及格。

但周博文已经把他拉起来了:“分数就是分数,对的就要争回来。走,我陪你去!”

教师办公室里,王老师正端着茶杯和其他老师说话。看见两个学生进来,他皱了皱眉:“什么事?”

周博文把试卷铺在桌上:“老师,这题刘安答对了,您批错了。”

王老师推推眼镜,仔细看了看题目,又翻出标准答案对照,最后点点头:“确实批错了。刘安,加5分。”说着用红笔把分数改成67分。

“谢谢老师。”刘安小声说,准备拿回试卷。

“等一下。”王老师却按住试卷,指着另一道题,“这道应用题你思路是对的,但是计算错误,太可惜了。平时要多练习计算。”

刘安点点头,心里有些意外——原来王老师也会注意到学生的努力,不只是看结果。

回到教室,周博文比刘安还高兴:“看吧!67分比62分好听多了!再说你刚转学,能及格就很好了。”

刘安勉强笑了笑。67分,在解放小学可能还算中等,但在附小,这是倒数几名。他看着周博文卷子上鲜红的98分,感觉两人之间突然有了一道无形的墙。

放学时,雨已经停了,但天色依旧阴沉。刘安一个人慢慢走着,不想和周博文同行——那个98分像太阳一样耀眼,照得他的67分无处遁形。

路过解放小学时,大明和小胖正在校门口的小摊前买炸串。

“刘安!”大明举着一串炸年糕跑过来,“附小怎么样?考试了吗?”

刘安含糊地点点头。

“考多少分?”小胖凑过来,满嘴油光,“我考了78,被我妈骂死了。”

大明得意地说:“我85!我爸说要是能保持到期末,就给我买新球鞋。”

刘安突然觉得,78分和85分听起来都那么顺耳。他小声说:“67...”

“哇!附小那么难吗?”大明惊讶地张大嘴,“你在我们这儿可是经常90多的啊!”

小胖拍拍他肩膀:“没事,刚转学嘛。要不周末来我家写作业?我妈可以教我们,她是初中老师。”

刘安心里一暖,点点头。老朋友就是老朋友,不会因为分数而改变态度。

回到家,妈妈还没回来。刘安把试卷拿出来,平铺在桌上,盯着那个红色的67。王老师在一道题旁边写了“思路正确”四个字,这让他稍微好受些。

他想起爸爸说过的话:“海上没有一直顺风的路,重要的是知道怎么调整船帆。”

也许,他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妈妈回来时,天已经黑了。她看起来比平时更疲惫,手里还拎着一包布料。

“测验怎么样?”她一边换鞋一边问,努力让语气听起来随意。

刘安默默把试卷递过去。

妈妈接过试卷,在灯光下看了好久。刘安等着她叹气或者说些什么,但她只是轻轻摸了摸那个“67”。

“比妈妈强。”她突然说,“妈妈小时候第一次数学测验,才考了50多分。”

刘安惊讶地抬头。妈妈很少讲自己小时候的事。

“真的。”妈妈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更深了,“后来你外婆找了个邻居大姐帮我补习,一个学期就赶上来了。学习这事,急不得。”

刘安小声说:“周博文考了98分...他妈妈是老师...”

妈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站起身:“先把饭吃了。学习的事,妈想办法。”

那晚,刘安躺在床上,听见妈妈在客厅小声打电话。

“...打听一下,附小附近的补习班...嗯,数学...价格怎么样?...这么贵啊...”

刘安把脸埋进枕头里。他后悔提起补习班的事了。

第二天是周六,妈妈一大早就出门了。刘安写完作业,帮妈妈把家里打扫了一遍。中午妈妈回来时,手里拿着一个小广告单。

“找到了一个补习班,老师是退休的特级教师,小班教学,价格...还行。”妈妈努力让语气轻松,“下周开始,每周六下午去上两小时。”

刘安接过广告单,上面印着“金老师数学辅导”,地址在附小附近的一个小区里。他注意到妈妈眼角有浓重的黑眼圈,显然是熬夜赶工了。

“妈,要不我再自己努力试试...”刘安话说一半,被妈妈打断了。

“钱的事不用你操心。”妈妈语气坚决,“你只管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