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苏晚走出法院大门时,风正好刮过来,卷起她大衣下摆。她没停下,脚步没乱,手里的文件夹被小林接过去,换成了手机。

屏幕亮着,一条新闻推送刚弹出来:“苏氏千金涉三千万挪用案,庭审激辩暂休庭。”

她划掉,抬头看了眼天。云压得低,但没下雨。这种天气最适合放消息,人心浮动,真假难辨。

半小时前,法庭里还安静得能听见笔尖划纸的声音。陆承坐在原告席,西装笔挺,眼神冷得像在看一个背叛者。他带来的律师当庭掏出一份《借款确认书》,红章盖得端正,签名写着“苏晚”,金额三千万,用途写着“个人投资周转”。银行流水截图也一并提交,账户名对得上,转账时间在三个月前。

法官问她是否知情,旁听席有人开始低声议论。

她没否认,也没慌。只是戴上手套,接过原件,指尖在签名处轻轻一扫。空间里的显纹草汁液瞬间反应——墨迹七日前书写,与合同标注时间不符。

“申请查看原始凭证。”她说。

法官点头,对方律师递来纸质合同。她翻到签名页,又问:“可否提供指纹备案记录?”

对方愣了下,说合同签署时未做指纹留存。

她笑了下,从包里取出微型投影仪,打开。画面一闪,两组指纹并列出现:一份来自这份合同签名处的提取图,另一份是“雅容医疗”档案中的指纹修复记录,拍摄时间是上个月十五号。

系统自动标注七处重合点,弹出提示:“脊线断裂模式一致,确认为同一修复源。”

法庭静了几秒。

她看着陆承:“你说我没还钱,可这指纹,是你自己花钱做的无痕移植。你说这签名是我签的,那为什么,连指纹都能提前伪造?”

陆承猛地站起来:“这是什么设备?谁允许你当庭放这种东西?”

“民用科技产品。”她语气平稳,“只要数据合法取得,法庭没有禁止使用证据投影的规定。倒是你——在美容院花二十万做指纹手术,不是为了防偷盗,是为了签黑合同不留痕吧?”

法官敲了法槌,宣布休庭,案件转入刑事调查程序。

她起身,没看他一眼。

现在,站在法院外的台阶上,她把手机塞进大衣口袋,抬脚往下走。

小林跟上来:“热搜已经压住了。您让发的那批消费记录,十分钟前全网爆了。‘陆承指纹修复’上了热榜第三。”

“不止是热搜。”苏晚说,“我要他银行账户被查。”

小林一怔:“法院还没立案……”

“但警方可以介入。”她脚步没停,“伪造金融凭证、非法医疗操作、虚假诉讼——三条线都能撬开他的账。他敢用合同陷我,就得承担反噬。”

她上了车,车门关上,隔开外面嘈杂。

空间里,那份伪造合同的扫描件正静静躺着。她刚才当庭交的是复印件,原件还在空间储物格。连同那张U盘——里面存着陆承在雅容医疗的全套合同、付款记录、医生手写备注:“客户要求完全替换原有指纹,避免历史记录关联。”

这是她三天前就拿到的东西。

早在继母倒台那晚,她就让暗网线人顺藤摸瓜,查了陆承最近三个月的所有异常消费。这家医疗中心藏得深,注册法人是空壳,但资金流向最终指向陆家旁系。她当时就猜到不对劲——正常人谁会花二十万换指纹?

于是她提前布了局。

在空间里模拟出合同伪造流程:先用AI生成笔迹模型,再找人代签,最后压上假章。整个过程耗时四天,她录了全程视频,存进加密文件夹,命名为“反诉证据-A”。

她不怕他告。

就怕他不告。

车驶出两公里,手机震了一下。

小林递过平板:“法院专递的签收回执到了。您拒收了调解通知。”

她点头:“他想走私下和解,是怕事情闹大。越怕,越要撕开。”

平板上还显示另一条消息:银行发来提醒,她的个人账户刚刚被申请冻结,依据是“民事诉讼财产保全程序”。

她冷笑:“动作挺快。”

“要申诉吗?”小林问。

“不用。”她靠在椅背上,闭了会儿眼,“让他们冻。三千万,我账上现在有三千五百万。剩下五百万,够他演完最后一出戏。”

小林没再问。

她知道小林在担心什么——怕她真被拖进债务泥潭,怕舆论反转,怕陆家背后还有招。

但她不怕。

因为她手里不止有证据。

还有时间。

重生后的每一步,她都算过。陆承今天出这一招,不在意外。甚至可以说,是她逼他出的。

继母倒了,内鬼清了,他孤立无援,只能铤而走险。而法律,是他最后能动用的武器。

可惜,他忘了。

她比他更懂规则。

也比他更敢破局。

车停在写字楼地下车库,她下车,走向电梯间。

电梯门开,里面站着两个穿西装的男人,低头看手机,屏幕正对着一条新闻:“苏晚被曝长期挪用家族资金,曾秘密转账至海外账户。”

她走进去,没说话。

两人抬头看了她一眼,迅速低头,其中一人把手机翻过去。

她按下28楼,站在角落。

电梯上升,灯光稳定。

她忽然开口:“你们公司,也投了陆氏的项目?”

两人没应。

她继续说:“陆承这次起诉,资金是林雪垫的。她账户上周转进八百万,来源是陆家海外信托的分流。她以为没人查得到,可她忘了,跨境转账都有备案编号。”

其中一人手指动了下。

她又说:“你们老板要是现在撤资,还能全身而退。要是等法院把陆承的财务记录全扒出来,再想抽手,就晚了。”

电梯“叮”一声,停在26楼。

门开,两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快步走出去。

她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拐角,嘴角微抬。

小林低声问:“您怎么知道他们是陆氏合作方的人?”

“进门时,左边那人袖口有项目徽章的压痕。”她走出电梯,“而且,真正看热闹的人,不会在电梯里刷手机。只有怕站错队的,才急着确认风向。”

办公室门关上,她脱掉大衣,走到桌前。

桌上放着一份新文件——法院转来的刑事调查协查函,要求她七日内补充提交所有与陆承相关的资金往来记录。

她翻开,第一页就是她名下账户的流水清单。

她拿起笔,在“无异常”栏签下名字。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声。

窗外,城市灯火渐亮。

她没开灯,坐在暗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

空间里,那台微型投影仪正在自动清理使用痕迹。数据缓存已销毁,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她闭眼,脑子里过了一遍接下来的节奏。

明天,陆承会收到银行协查通知。

后天,他的私人账户会被冻结。

第三天,媒体会挖出他和林雪的资金往来。

然后,他会慌。

会找人。

会求援。

而那个人,她也等了很久。

她睁开眼,拿起手机,拨通一个号码。

“把‘雅容医疗’的股东结构图发我。”她说,“另外,查一下,他们有没有给外国人做过同类手术。”

电话那头应了声。

她挂断,把手机扣在桌上。

办公室很静,只有空调出风的声音。

她盯着桌面,忽然想起什么,从空间取出一张纸。

是那份伪造的借款合同。

她展开,指尖再次抚过签名处。

墨迹是新的,笔压角度却刻意模仿她三年前的习惯——那时候她刚接手公司财务,签字偏重,收笔带钩。

她现在早已改了习惯。

但陆承不知道。

或者,他知道了,也顾不上细节。

他只想要一张能把她拖下水的纸。

可惜,这张纸,现在成了绞索的绳头。

她把合同折好,放进抽屉。

起身时,顺手按亮了桌角的台灯。

光洒下来,照在对面墙上挂着的 framed 设计稿上——那是她以“夜莺”马甲发布的最新时装系列,下个月就要在巴黎首秀。

她看了眼,没多停留。

转身走向内间。

门关上前,她听见小林在接电话。

“……对,苏总在。您稍等,我帮您转。”

她脚步顿了下。

“谁的电话?”

小林捂住话筒:“陆承。他说有紧急事,必须和您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