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如水,倾泻在西南深山中的一座民宿庭院中。
苏晓翻来覆去地数到一千三百二十七羊也还是睡不着,忽然……一阵幽幽的桂花香随着夜风潜入房内,苏晓索性起身披上一件风衣,轻轻推开木门走到露台。
民宿主楼依山而建,露台下方便是庭院,一棵古老的桂花树伫立其中,枝繁叶茂,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已是初秋,空气中隐约浮动着桂花清香,却不似寻常桂花那般浓烈,反而带着一丝秋夜里的清冷。
“这么晚了,还不休息?”一个温润的男声忽然从下方传来。
苏晓吓了一跳,循声望去,见桂花树旁站着一个身着月白长袍的男子。他身形修长,面容在月光下显得有些朦胧,但轮廓分明,颇有几分旧时文人的气质。
“睡不着,出来透透气。”苏晓答道,并不觉得特别意外。这些年古镇旅游火热,穿汉服和民国服饰拍照的年轻人比比皆是,她和朋友来这里的路上就见到好几个。
那男子微微颔首,仰头望着那棵桂树,月光洒在他侧脸上,苏晓忽然觉得他有些面熟,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你也是来旅游的?”苏晓随口问道,倚在栏杆上打量着他。这人气质特别,不像寻常游客那般匆匆忙忙,反而像是庭院的主人,从容自在。
男子停顿片刻,方才回答:“算是吧,许久没来了。”
他的用词有些老派,苏晓心想这大概是个文艺青年,入戏颇深。
“这棵桂花树真漂亮,”苏晓说,“听说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一千三百二十七年。”男子立刻接话,语气肯定,仿佛在说自己的年龄。
苏晓挑眉:“你知道得真清楚。”
男子似乎怔了一下,随即微微笑道:“民宿介绍牌上写着。”
苏晓回忆了一下,她不记得有看到过介绍牌,但也没多想。两人沉默片刻,夜风吹过,桂花香气忽然浓郁起来,那棵古桂的枝叶无风自动,轻轻摇曳,仿佛在呼吸。
“你闻到了吗?”苏晓深深吸气,“这桂花香好奇特,白天好像没这么浓。”
“月圆之时,花开得最好。”男子轻声说,伸手轻轻触碰低处的枝桠,动作轻柔得像是怕惊扰了桂花树一般。
苏晓看着他与古桂树互动的模样,忽然有种错觉,仿佛这男子与树是一体的。
她摇摇头,觉得自己大概是困糊涂了。
“你是自己来旅游的吗?”苏晓问。
男子收回手,看向她:“原本有同伴,但现在……只剩我一人了。”他的语气里有一丝难以察觉的落寞。
“我叫苏晓,和两个朋友一起来的。你呢?”苏晓自然地介绍自己。
男子沉默片刻,似乎在思考如何回答。“我从事文化保护工作。”
最后他说:“姓朱,名樨。”
“朱熹?程朱理学的朱熹吗?”苏晓笑着问道。
朱樨摇了摇头,浅笑道:“朱是朱砂的朱,樨是木犀的樨。”
“哦~是桂花的别称是吗?”苏晓点点头看向他。
朱樨笑看着她点点头。
二人交谈间,苏晓的朋友林薇揉着眼睛走出房间:“晓晓,大半夜跟谁说话呢?”她眯眼看到院中的朱樨,顿时清醒了几分,“哟,这位是?”
“刚认识的,朱樨先生。”苏晓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