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修长的手指捏着玉佩上系着的深色丝绦,将玉佩轻轻放在了桌面上。
那莹润的玉色,与店内略显粗糙的木质桌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苏念禾的脑子“嗡”的一声,彻底空白了!
玉佩?!
又是一枚玉?!
而且看这玉的成色、这雕工、这气韵……绝对比那少女给的翡翠玉镯还要珍贵百倍!
她感觉自己像被一个巨大的馅饼砸中了头,砸得她晕头转向,几乎站立不稳。
昨天的银锭,早上的玉镯,现在又是一块一看就非凡品的玉佩……这泼天的富贵来得太快太猛,快得让她感到一阵窒息般的不真实。
“客……客官……”苏念禾的声音干涩得厉害,几乎发不出完整的音节,她下意识地摆手,动作都带着点虚浮,“这……这太贵重了!万万使不得!不过是些粗陋吃食,哪里值得用如此重宝来抵……”
她的拒绝完全是出于本能,这玉佩的价值,在她看来,别说这一顿早餐,恐怕买下她整个小店加上后面的小院都绰绰有余!
贵公子深邃的目光落在她因震惊而煞白的脸上,似乎对她的反应并不意外,反而带着一丝探究和了然。
他并未收回玉佩,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力量:“店家过谦了。非常之时,能得如此饱腹美味,已是难得。此物于我,不过随身饰件,物尽其用,甚好。店家收下便是。”
他身后的两位随从,尤其是那位年长的阿福,在公子解下玉佩时,眼中就掠过一丝极淡的不赞同和担忧,嘴唇微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在公子平静的目光下选择了沉默。
他们显然知道这玉佩的价值和意义。
苏念禾看着桌上那枚静静躺着的羊脂玉佩,又看看贵公子那副“不过是件小玩意儿”的淡然表情,拒绝的话堵在喉咙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对方的态度太坚决了,仿佛她若不收,反而是不识抬举。
巨大的财富冲击和一种莫名的惶恐交织在一起,让她心脏狂跳,手心冒汗。
她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一丝无法控制的颤抖:“……既如此,那……那小女子便厚颜收下了。多谢,如你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尽管找我……”
“姑娘,在下当真有一事相求。”
“客官请讲。”
“敢问姑娘,像这般食物还有多少?不知可有大米供应?”
“有的……”苏念禾话音未落,已将后厨剩余的面灰、干面、米粉悉数捧了出来,连自己买吃的那袋米也一并搁在地上。
这位公子给的玉佩,怕不是稀世珍宝?
别说这些吃食,便是把这小铺子整个给他,也抵不上玉佩的十分之一。
自己占的便宜实在太大了,自己可不能昧着良心。
沈砚之闻言,忙偕同两位侍从上前翻看。
“竟是精米、精面!”三人眼中瞬间燃起光,不约而同地低呼出声。
“姑娘这些粮食从何而来?如今还能买到吗?”沈砚之追问,指尖不自觉地捏紧了袖角。
“客官若要粮食,无论多少,小女子都能设法备齐……”
“姑娘此话当真?!”沈砚之的声音陡然拔高,眼底猛地迸出亮得惊人的光,像是在濒死的寒夜里撞见了一簇星火。
大靖天灾已历三载,父皇深居内宫不闻不问,只顾着醇酒美人,民间饿殍遍野,冻毙于途者不计其数。
此地虽是边陲小镇,却是扼守胡人的咽喉要道。
那些蛮人这几年屡次挥师叩关,全赖燕策老将军率领燕家军死死顶住,才没让胡骑踏入关内。
可今年寒冬格外酷烈,胡人趁势三番五次猛攻。
将士们腹中空空,身上衣单,却还要握着冻裂的兵器拼杀,苦不堪言。
纵然燕老将军有通天谋略,数次险险守住关隘,军中粮草却已见底,朝廷的粮饷催了又催,连个车影都不见。
再这么耗下去,不等胡人攻破城门,弟兄们怕是先要冻毙、饿毙在这关墙之下。
而他这个宫女所生、自幼便不受待见的皇子,被派来“慰问”,不过是父皇借刀杀人的伎俩罢了。
战死了,是为国捐躯;饿死了,是命薄福浅,总归碍不着东宫那位的眼。
若这姑娘真能解了粮草之困,不单是燕家军有救,他这条悬在刀刃上的小命,或许也能喘口气。
“自然当真。”苏念禾抬眼,语气笃定,“公子要多少粮食?”
沈砚之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绪:“你现在可以为我置办多少?我是多多益善……”
苏念禾想到复兴街这边有个超市,粮食不是很多,要大批购买的话必须订购,而且运输也是个问题,不如先买一部分与他们暂时填饱肚子,然后再从长计议。
于是便道:“我今日下午暂时为你置办一些,你要得多的话,我再想办法……”
苏念禾话音未落,沈砚之眼中那簇星火仿佛被泼了油,“腾”地燃成了燎原之势。
他强压住几乎要冲破喉咙的激动,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姑娘此言,真乃天籁!不知今日下午,能备得几何?无论多少,于我皆是雪中送炭!”
他身后的阿福和年轻随从也瞬间挺直了脊背,目光灼灼地盯着苏念禾,仿佛她口中吐出的不是话语,而是能救命的仙丹灵药。
“我尽量多备,你明早带人过来取就是……”沈砚之见苏念禾如此爽快,又从手指上取下一枚扳指递给她道,:“此物就算定金吧!如若备得多,我来日再付银两……”
苏念禾吓了一跳,那玉佩已经够值钱了,又来一扳指,这如何了得忙道:“公子的玉佩作定金已经够了,扳指就先留下吧!待我备来粮食再说……”
“姑娘不必推辞,鄙人姓沈,字砚之,姑娘称呼我砚之就是。”
沈砚之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玉佩是饭钱,扳指是粮资定金。一码归一码。若姑娘真能备来更多粮食,这点定金,远远不够。”
他目光灼灼,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信任,“我信店家。明日卯时初刻(清晨5点),我亲自带人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