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玫嫔失子:伪善避嫌,反引祸
日子一晃过了半月,如懿每日只在翊坤宫抄经礼佛,偶尔去给太后和皇后请安,也总是沉默寡言,要么就说些“宫中花草长势甚好”“近日抄经颇有心得”之类无关痛痒的话。宫人们私下都议论,说娴妃娘娘是个“没野心的”,性子比那深宫里的古井还平静。
唯有如懿自己知道,她是在等一个机会。前世,玫嫔的孩子没能保住,最后被人设计,嫁祸到了她头上,让她百口莫辩。这一世,她绝不会再蹚这浑水,只需要远远看着,等着富察琅嬅和高晞月斗得两败俱伤,她再坐收渔翁之利。 可她没料到,麻烦会主动找上门。
那日午后,她刚在庭院里侍弄完新栽的兰草,就见玫嫔宫里的大宫女素心哭哭啼啼地跪在翊坤宫门口,额头磕得通红:“娴妃娘娘,求您发发慈悲,去看看我们主子吧!主子她腹痛不止,太医说……说怕是保不住龙裔了!” 如懿心中一紧,面上却依旧平静,慢悠悠地放下手中的洒水壶,由惢心扶着走到素心面前,声音柔得像水:“妹妹身子不适,该请太医好好诊治才是,姐姐又不懂医术,去了也帮不上忙,反倒添乱。”
她刻意摆出“避嫌”的姿态,想着只要自己不沾手,就不会被牵连。可素心却哭得更凶了,连连磕头:“娘娘,太医已经在诊治了,只是主子说,平日里最敬重您,说您心善,想请您去说几句话,或许能宽宽心……求您了,娘娘!” 如懿皱了皱眉,眼底闪过一丝不耐,却很快掩饰过去。
她知道,若是执意不去,反倒会落人口实,说她冷血无情。无奈之下,只得吩咐惢心:“备轿吧,去看看玫嫔妹妹。” 刚进玫嫔所住的景阳宫,就闻到一股浓重的药味,夹杂着隐约的哭声。殿内气氛压抑,富察琅嬅和高晞月已经在了,两人都穿着素色衣裳,脸上带着凝重的神色。
见如懿进来,富察琅嬅淡淡开口:“娴妃妹妹来了,玫嫔妹妹情况不好,太医说怕是……你来得正好,帮着照看一下。” 如懿心头一沉,连忙摆手,语气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慌乱:“姐姐说笑了,臣妾素来笨拙,哪里会照看人?还是请皇后娘娘和慧贵妃多费心吧,臣妾就在一旁打打下手就好。”
她说着,就想往角落里站,避开众人的目光。 可高晞月却上前一步,拦住了她的去路,挑眉笑道:“妹妹这话说的,方才素心可是哭着求你过来的,说玫嫔妹妹最敬重你。你怎么能说走就走?莫不是怕沾染上什么晦气?”
如懿脸上的淡然险些维持不住,强笑道:“妹妹怎会如此想?只是臣妾实在不懂这些,怕帮倒忙罢了。” 就在这时,内殿传来一声凄厉的哭喊,紧接着,太医匆匆走了出来,对着富察琅嬅和随后赶来的乾隆躬身行礼,声音沉重:“皇上,皇后娘娘,恕臣无能,玫嫔娘娘的龙裔……没能保住。”
乾隆脸色瞬间阴沉得可怕,快步走进内殿,很快又出来,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后落在如懿身上,眼神冰冷:“如懿,玫嫔出事前,曾派人去请你,你为何姗姗来迟?还摆出这副置身事外的样子?”
如懿心中一慌,连忙屈膝行礼,声音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委屈:“皇上,臣妾听闻妹妹不适,立刻就赶过来了,只是……只是臣妾不懂医术,怕贸然上前打扰太医诊治,才在殿外稍等了片刻,绝非有意怠慢。”她试图用“人淡如菊”的柔弱姿态,传递出“无心之失”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