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零下四十度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林晚的脸。她拖着沉重的雪橇,在及膝的深雪中艰难前行。雪橇上装着勉强找到的物资:半袋冻得硬邦邦的土豆,几罐过期罐头,还有一小捆柴火。

三个月前,极端寒流席卷全球,文明社会在短短几周内崩塌。电力中断,网络消失,城市被埋在厚厚的积雪下。林晚所在的这个北方小城,已经成为冰封的坟墓。

“再坚持一下,就快到了。”林晚喃喃自语,睫毛上结满了冰霜。

她抬头望向那栋熟悉的居民楼。5楼东户,是她父母的家。不,准确地说,是她父母和妹妹林巧巧的家。至于林晚自己,不过是六个月前才被接回来的“外人”。

林晚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林巧巧的情景。那天她刚满16岁,爷爷奶奶相继离世后,她被父亲接回城里。开门的是一个穿着粉色公主裙的女孩,约莫十五六岁,眼睛大而明亮,笑起来有两个梨涡。

“你就是晚晚姐姐吧?爸爸妈妈经常提起你呢!”女孩热情地拉住她的手,声音甜得发腻。

林晚僵硬地任她拉着,目光投向客厅里那张巨大的合影——父母和林巧巧,笑得幸福洋溢。没有她。

“晚晚,这是巧巧,比你小一岁。”母亲张芸走过来,有些局促地搓着手,“以后你们就是姐妹了。”

林父林建国站在一旁,点点头:“巧巧的父亲是我的老战友,救过我的命。他走之前把巧巧托付给我,你们要好好相处。”

林晚沉默地点头。她早就习惯了这种被忽视的感觉。在爷爷奶奶家,因为她是女孩,从来不受待见。如今回到亲生父母身边,情况似乎并没有好多少。

林巧巧很会讨人欢心。她嘴甜,会撒娇,成绩好,还会弹钢琴。相比之下,林晚沉默寡言,因为从小干农活皮肤黝黑粗糙,连普通话都带着浓重的口音。

张芸很快就完全迷上了这个养女。她给巧巧买漂亮衣服,参加她的家长会,甚至在巧巧生病时整夜守着。而对林晚,她最多的就是“你要让着妹妹,她不容易”。

林建国倒是偶尔会关心一下亲生女儿,但工作繁忙的他大多时候不在家,就算在家,也被巧巧的“爸爸你看我考了满分”“爸爸我给你捶捶背”吸引走了注意力。

林晚并不嫉妒,只是觉得可笑。她一个人在小房间里看书学习,自己洗衣服,甚至自己做饭——因为巧巧说吃不惯她做的乡下菜。

末日来临的那天,林建国正好出差在外。极端寒流突如其来,气温在几小时内骤降三十多度。幸亏林晚有农村生活的经验,第一时间封死了窗户缝隙,把所有能保暖的东西都找了出来。

“妈,把厚被子都拿出来。巧巧,去接水,越多越好。”林晚果断指挥。

巧巧却撅起嘴:“姐姐吓唬谁呢,不就是下雪嘛?我还想等雪停了和朋友去逛街呢。”

张芸也犹豫道:“晚晚,是不是太夸张了?天气预报只说有寒流...”

林晚不再解释,自己动手接水储粮。事实证明她是正确的。当晚气温降至零下三十度,断电断水,手机信号完全消失。曾经热闹的城市陷入死寂,只有呼啸的风声日夜不停。

最初的恐慌过去后,生存成了最大问题。家里的存粮不多,林晚不得不外出寻找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