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那一刻,林薇感到多年来紧绷的某根弦突然松弛了。她从未对任何人——甚至对周正明——如此坦诚地谈论过父亲的死和随之而来的愧疚感。

4

第二次见面是在六个月后的初秋。

新一代iPhone发布,马克来华参加推广活动。他入住北京银泰中心的柏悦酒店,房间在63层,落地窗外是璀璨动人的北京夜景。她坐在窗台前,久久望着窗外:“真美呀,我们好像生活在不同的北京。”

这次没有初次见面的拘谨。他们像老朋友一样交谈,分享着各自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当林薇提到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难题时,马克立即展现出他那敏锐的头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决,”他拿出笔记本,快速画出一个思维导图,“首先技术上...其次人际关系上...最后战略上...”他的分析精准而透彻,让林薇豁然开朗。

分别时,他递给她一个精致的购物袋:“一点小礼物,希望对你的工作有帮助。”

回到家中,她打开盒子,是一台最新款的MacBook Pro,配置远超她工作需要。“太贵重了,”她发消息给他,“我不能接受。”

“工具应该配得上使用者的潜力,”他回复,“我相信你的能力远超过你现在的岗位。”

随后的每次见面,他都会带给她惊喜:一副AirPods Max耳机(“降噪功能能让你在嘈杂环境中专注写作”),一个LV通勤包(“适合职场女性的投资”),甚至一条量身定制的连衣裙(“在重要场合穿,记住你值得被看见”)。

最令她沉醉的不是这些贵重礼物,而是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洞察她需求的能力。他似乎总能知道她需要什么,甚至在她自己意识到之前。

5

他们的关系迅速发展,超越了单纯的肉体吸引。

马克来华期间,他们会挤出所有可能的时间相处。一起参观UCCA的当代艺术展,他对装置艺术的解读让她大开眼界;一起在国家大剧院听《图兰朵》,他低声为她讲解普契尼的音乐哲学;一起在胡同里漫步,讨论东西方文化差异;甚至在柏悦酒店的房间里,他也会为她播放古典音乐,讲解不同作曲家的风格特点。

“音乐和人机工程学很像,”有一次他解释说,“都是关于结构、节奏和情感的结合。”

工作上,他成为她无形的导师。每当她遇到难题,只需一个邮件,他总能给出精准而创新的解决方案。他的思维像一把精密的手术刀,能切开最复杂的问题核心。

“你总是有办法解决一切,”有一次她感叹道,“好像没什么能难倒你。”

“我只是学会了区分什么是真正的问题,什么是噪音。”他微笑着回答,“这也是我给你所有礼物的真正目的——帮你降噪,让你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林薇感到自己在他的影响下悄然变化。她开始在职场上更加自信,提出了几个创新方案并获得认可;她开始重新写作,不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完整的文章;她甚至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思考什么是真正需要的亲密关系。

然而在这人间天堂般的美好中,有一个话题他们始终回避——未来。马克从未承诺过什么,也从未谈论过离婚或长相厮守。有时林薇试图引导话题朝这个方向发展,他总是巧妙地转移开,或者说:“让我们珍惜现在,未来自有其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