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瓦尔德的工作室与其说是科学实验室,不如说更像一位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工坊与现代精密车间的混合体。空气中弥漫着臭氧、松节油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像是雨后泥土与金属混合的奇异芬芳。墙壁一侧是布满屏幕和复杂线路的“心璇仪”主机,发出低沉的嗡鸣;另一侧则是传统的雕刻工作台,锉刀、凿锤、各种规格的砂纸井然有序,旁边陈列着已完成的作品——那些被称为“回声肖像”的水晶雕塑。
它们绝非寻常的晶体。每一枚都独一无二,承载并显化着人类某一刻最强烈、最纯粹的情感。一枚炽热如熔岩、内部仿佛有金色火焰流淌的琥珀色水晶,是一位奥运冠军在冲过终点线瞬间狂喜的凝固;一枚冰冷剔透、呈现出完美几何裂纹的淡蓝色冰晶,属于一位得知真相后心碎欲绝的妇人;一枚内部有细小闪电不断生灭的紫色晶簇,则来自一位科学家顿悟时的极致灵感。
莱昂,这位清秀的匠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枚刚刚“萃取”完成的、散发着柔和暖光的乳白色小球体水晶放入天鹅绒衬盒。它来自一位第一次抱起新生儿的父亲,那情感被心璇仪解析、重构后,凝结成了这枚触手温润、仿佛蕴含着无尽呵护与希望的作品。
“完美,‘初拥’的喜悦,纯度高达99.7%。”他的助手,年轻的物理学家梅琳达,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惊叹道,“莱昂,我们又成功了。医疗协会那边已经迫不及待想将‘宁静系列’(源自深度冥想者的平和情绪结晶)用于焦虑症治疗了。司法部也在询问,‘真言水晶’(源自绝对坦诚者的情绪波动)是否能作为测谎的终极标准。”
莱昂脸上却没有太多喜色,只是用指尖轻轻拂过那枚乳白色水晶,感受着其中流淌的、几乎能感染人心的暖意。“科技只是手段,梅琳。它提取,它显形,但它从不创造情感本身。我们只是…翻译者,将无形的内心风暴转化为有形的物质。真正的价值,在于情感本身的力量。”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工作室角落的一个隔离罩。里面空空如也。那是为他的女儿,艾拉准备的。但无数次尝试,心璇仪都无法从她那里稳定地提取出任何可被凝结的情感,输出的只是一片混沌的、无法解析的噪波。
窗外,城市的霓虹开始闪烁,与工作室内水晶散发的幽幽光芒交相辉映。莱昂的发明改变了世界对情感的认知,却无法触及自己女儿内心那片沉寂的深海。
家,是一座极简主义风格的公寓,安静得能听到空气在通风口流动的声音。与工作室的“热闹”相比,这里冷清得像一个设计精美的样板间。每一件物品都摆在最恰当的位置,一丝不苟,缺乏人烟味。
艾拉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线将她十六岁的侧脸勾勒得有些过分清晰。她正在解一道复杂的物理题,笔尖在纸面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规律的声响,是这间屋子里唯一活跃的声音。她继承了父亲天才的智力,尤其在数学和物理领域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但她似乎把所有的情感也一并转化成了冰冷的公式和逻辑推理。
她的母亲,莉亚,一位充满活力的画家,在三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意外中去世。从那一天起,艾拉的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她没有哭闹,没有崩溃,只是变得异常沉默,将自己深深地埋进了知识和理性的堡垒之中。她拒绝谈论母亲,拒绝参观母亲生前充满色彩和混乱的画室(那房间至今保持着原样,门紧锁着),仿佛那样就能将悲伤隔绝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