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完美的病人与缺失的记忆
我是一名心理医生,拥有一间装修精致、备受好评的心理咨询室。每天,我面对着形形色色的病人,用专业的催眠技术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但最近,我遇到了一个让我感到不安的病人——李明。
李明是个完美的病人。他彬彬有礼,准时赴约,而且极其配合治疗。他自称患有严重的焦虑症和失眠,希望我能通过催眠帮助他放松心情,改善睡眠。
第一次咨询时,我就被他的配合度惊讶到了。大多数病人需要几次咨询才能完全进入催眠状态,但李明几乎是在我发出指令的瞬间就进入了深度催眠。他的潜意识仿佛对我完全敞开,没有任何抵抗。
"你会感到越来越放松,"我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说着,"你的眼皮越来越沉重,呼吸越来越平稳..."
当我轻轻敲响终止催眠的音叉时,李明缓缓睁开眼睛,露出一丝困惑而满足的微笑。
"我感觉好久没有这么放松过了,"他揉揉太阳穴,"就像刚从一场深度睡眠中醒来。"
我微笑着记录病历,但心里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每次为李明做催眠治疗后,我总会有一小段记忆空白,就像有人从我大脑中偷走了几分钟时间。
最初我以为这只是职业疲劳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毕竟作为心理医生,长期倾听他人的痛苦和焦虑,确实会消耗大量精神能量。
但这种情况在李明的咨询中变得越来越明显。
今天是李明的第六次咨询。他如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咨询室门口,穿着熨帖的衬衫和西裤,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咖啡杯。
"林医生,给您带了杯拿铁,双倍糖浆,没错吧?"他微笑着递过杯子。
我愣了一下。我确实喜欢双倍糖浆的拿铁,但从未告诉过任何病人这个细节。
"哦,谢谢。"我接过咖啡,掩饰着内心的疑惑,"请进,李明。"
咨询过程如往常一样顺利。太顺利了,简直像是排练过无数次的演出。李明舒适地靠在沙发上,我拿出怀表开始引导他进入催眠状态。
"盯着这个表盘,你的视线会逐渐模糊..."
当我再次清醒时,发现自己正坐在办公桌前,手中的笔正在病历本上写着什么。我眨了眨眼,感到一阵轻微的头痛。
"你还好吗,林医生?"李明关切地问道,他已经从催眠状态中醒来,正整理着自己的衣领。
"没事,只是有点累了。"我勉强笑了笑,低头看向病历本。
最新一行记录让我脊背发凉:
「治疗进度98%。已埋设触发指令:'夕阳下的咖啡馆'。下次咨询可完成全部植入。」
我的笔迹清清楚楚,但我不记得写过这些内容。"埋设触发指令"?这根本不是我的治疗方法!我从不给病人植入什么"触发指令",这是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更可怕的是,我完全不知道"夕阳下的咖啡馆"是什么意思。
"今天的治疗很有突破性,林医生。"李明站起身,笑容深邃,"我感觉好多了。事实上,我觉得下次咨询可能就是最后一次了。"
我机械地点头,与他道别,心里却翻江倒海。
等李明离开后,我立刻反锁了咨询室的门,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隐藏的摄像头。自从第三次咨询后出现记忆缺失,我就悄悄安装了它,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