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颤抖着手点开最新视频文件,快进到催眠阶段。
画面中,我正常地进行催眠引导,李明逐渐进入状态。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浑身冰冷。
当确认李明进入深度催眠后,我——或者说,看起来完全是我的那个人——突然改变了说话的语气和姿态,变得不像我自己。
然后,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
画面中的"我"突然转向摄像头方向,露出一个我从未有过的诡异微笑,然后起身走向镜头。
视频到此中断,剩下的只有一片漆黑和微弱的噪音。
我瘫坐在椅子上,冷汗浸透了后背的白大褂。
李明不是在接受我的催眠。
他是在催眠我。
2 反向催眠与暗中布局
第二天我请了病假,把自己关在家里反复观看视频录像。每一次回放都让我更加确信——李明在反向催眠我。
但他是怎么做到的?催眠需要对方愿意接受引导或者至少不抵抗。我作为专业心理医生,怎么会如此轻易地被催眠?
除非...他使用了某种我不知道的技术,或者我更早之前就已经被他催眠了。
这个想法让我不寒而栗。我翻出李明所有的病历记录,仔细研究每一次咨询的细节。前三次的笔记看起来正常,但从第四次开始,出现了那些我不记得写下的内容。
「暗示已接受:安全场所=咨询室」
「触发词设置:夕阳」
「深层指令嵌入:信任与服从」
所有这些记录都是我的笔迹,但我对这些内容毫无记忆。
我回忆起第四次咨询后的那个晚上,我莫名其妙地开车到了城郊的一个废弃仓库区,却想不起为什么要去那里。现在想来,那很可能是一次被植入指令的测试。
李明正在逐步控制我的思维,而我自己却毫无察觉。更可怕的是,我的病历记录显示,他的"治疗"已经完成了98%。
我必须采取行动,但直接对抗显然不明智。李明既然能不知不觉地催眠我,说明他的技术远超于我。我需要假装仍然被控制,同时寻找反击的方法。
下一次咨询日到来时,我提前做好了准备。我在办公室多个隐蔽位置安装了摄像头,确保无死角监控。我还戴了一个微型心率监测手环,它可以在我心率异常时发出轻微震动,提醒我可能正在被催眠。
最后,我在抽屉里放了一面小镜子,计划用它来间接观察李明的动作,避免直接眼神接触被催眠。
下午三点,李明准时敲门。
"请进。"我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
他走进来,一如既往地衣着得体,手里拿着两杯咖啡。
"林医生,您的拿铁,双倍糖浆。"他微笑着递过一杯,然后自然地坐在病人常坐的沙发上。
我注意到今天他没有像往常一样选择面向窗户的位置,而是选择了背对主要摄像头的位置。是巧合还是有意?
"谢谢。"我接过咖啡,但没有喝。我把它放在桌上,打开病历本。"上次咨询后你感觉如何?"
"非常好。"李明的笑容似乎比往常更加深邃,"我觉得我们快要完成治疗了,不是吗?"
他轻轻强调了"完成"二字,眼神直视我的眼睛。我感到心率手环轻微震动,立即避开直视,假装整理纸张。
"这取决于你的进展。"我谨慎地回答,"你觉得自己的焦虑症状有所缓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