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更新时间:2025-09-06 02:59:38

刘备大喜,握着诸葛亮的手,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先生肯相助,备如鱼得水矣!”

当天晚上,诸葛亮和黄月英收拾行李。茅庐里的书、图纸、羽扇,都要打包带走。黄月英帮他把《隆中对》的手稿收好,轻声说:“孔明,你知道吗?其实汉室气数已尽,曹操挟天子,孙权据江东,天下三分的局面已成定局。你辅佐刘备,怕是会很辛苦。”

诸葛亮点头,他怎么会不知道?他观测星象多年,帝星黯淡早已是定数。可他看着黄月英的眼睛,说:“我知道。可刘备有仁义之心,有匡扶汉室之志,更有三顾茅庐的诚意。就算汉室气数已尽,我也要试一试,为了他的诚意,为了天下百姓,也为了我们的理想。”

黄月英握住他的手:“我懂。不管多辛苦,我都陪你。”

第二天清晨,诸葛亮和黄月英跟着刘备,离开了隆中。他站在马车上,回头望着茅庐外的五棵柳树,望着远处的山峦,心里有些不舍,却更多的是期待。黄月英坐在他身边,递给他一把新的羽扇——这是她连夜做的,扇面上绣着隆中全景,“以后想隆中了,就看看这扇面。”

诸葛亮接过羽扇,扇了扇,风里带着熟悉的竹雨清香。他知道,自己的人生,从这一刻起,翻开了新的一页——卧龙出山,要去搅动天下风云了。

第四章 火烧赤壁,三分天下

诸葛亮随刘备来到新野后,立刻投入到军政事务中。他先是整顿军纪,训练士兵,又制定了新的赋税制度,减轻百姓负担,新野的百姓很快就对他信服起来。关羽、张飞起初对诸葛亮不服气,觉得这个“白面书生”没什么本事,直到诸葛亮在博望坡用火攻,打败了曹操派来的夏侯惇,两人才对他刮目相看,尊称他为“军师”。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直取荆州。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被迫从新野撤退,带着十几万百姓往江陵方向逃去。曹操派轻骑追赶,在长坂坡追上了刘备的队伍,一场混战下来,刘备的军队损失惨重,连妻子糜夫人都投井自尽,幼子刘禅多亏赵云拼死相救才得以脱险。

刘备带着残兵退到夏口,望着身边疲惫的将士和百姓,心里又急又愧。诸葛亮知道,此时只有联合孙权,才能对抗曹操。他主动请缨:“主公,亮愿往江东,说服孙权与我军结盟。”刘备担心:“孙权少年老成,手下谋士众多,先生此去,怕是不易。”诸葛亮扇了扇羽扇:“主公放心,亮自有办法。”

黄月英知道诸葛亮要去江东,特意为他准备了一件厚实的外衣:“江东多水,气候潮湿,你要多注意身体。那边谋士多,说话要小心,别跟他们起冲突。”诸葛亮点头,握着她的手:“我会的。你在夏口等我,我很快就回来。”

诸葛亮到了江东,先见到了孙权的谋士鲁肃。鲁肃是个主张联刘抗曹的人,立刻带他去见孙权。孙权的宫殿里,张昭、虞翻等谋士早已等候,他们大多主张投降曹操,见诸葛亮来了,便轮番发难,想让他知难而退。

“先生自比管仲、乐毅,可刘备得先生相助,却屡战屡败,如今连新野都丢了,这便是先生的本事吗?”张昭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