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三个人:谁是表面上的他,谁是他自认为的他,谁则是他实际上的他。" —— 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一章
2018年11月3日,江城医科大学。
深秋的雨已经连绵不绝地下了整整三天,将校园里的梧桐树叶打落一地,在积水中浸泡成暗褐色。刑侦支队警官贺凡推开女生宿舍312房门时,一股混合着霉味和廉价香水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就是李欣的宿舍。"宿管阿姨压低声音,仿佛怕惊扰了什么,"自从前天晚上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系里老师说她已经缺课两天了,这很不正常。"
贺凡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个不足十平米的狭小空间。靠窗的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摞医学教材,最上面是一本厚重的《整形外科原理》,书页间夹着五颜六色的标签贴。床头贴着一张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海报,旁边是用红笔醒目圈出的日期——11月15日,签证面试日。书桌一角放着一个小相框,照片中的女孩笑得腼腆而灿烂,与背后庄重的医学院主楼形成鲜明对比。
"她是个好孩子,"宿管阿姨继续絮叨着,"成绩年年拿奖学金,又懂事又礼貌,就是家里条件不太好...父亲早逝,母亲常年卧病..."
贺凡的助手小王正在小心翼翼地提取可能的物证。勘察小组在宿舍发现了几件关键证据:一本藏在枕头下的日记,记录着一个被称为"L"的人对她的过度关注;一张折叠整齐的50万元借款条,署名"花姐",还款期限正是三天前;还有一封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上面盖着"全奖博士"的红色印章。
"查一下这个'L'是谁。"贺凡对助手说,"还有这个花姐,看看到底是什么来头。"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突兀地响起,在寂静的宿舍里显得格外刺耳。
"贺队,东郊垃圾填埋场发现一具女尸,面部严重毁容。体型特征与失踪的李欣相似,发现地点离医科大学不到五公里。"
贺凡的心沉了下去。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个笑得灿烂的相框,转身走进了连绵的秋雨中。
第二章
发现尸体的垃圾填埋场已经被警方封锁。雨水冲刷着堆积如山的垃圾,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腐臭味。贺凡踩着泥泞的地面走向中心现场,法医正在对一具被塑料布半掩着的女性尸体进行初步勘察。
"女性,22-25岁,身高165左右,体型偏瘦。"法医头也不抬地说,"面部遭到严重破坏,初步判断是锐器所致。死亡时间大约在48小时前。"
贺凡蹲下身,仔细观察尸体。尽管面容无法辨认,但死者的发型、身材确实与李欣相似。尸体手指纤细,指甲修剪整齐,确实像是个医学生的手。
"这里不是第一现场。"贺凡环顾四周,"凶手把尸体运到这里,是为了延缓被发现的时间。"
回到局里,贺凡立即组织人手展开排查。第一个被询问的是李欣的室友张薇。
"欣欣最近确实很焦虑,"张薇红着眼睛说,"她拿到了约翰霍普金斯的全奖offer,但急需要50万来规划留学。她家里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你知道她向谁借的钱吗?"
张薇摇摇头:"她只说过找了个'民间借贷',但我劝她小心,那种利息很高的。"
技术科很快从李欣的手机通讯记录中发现了一个可疑号码,备注是"花姐"。这个号码在李欣失踪前与她有频繁联系,最后一次通话正是在她失踪当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