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惊鸿一面
暮春的皇家书院,细雨如酥,浸润着青石板路,空气里弥漫着书香与湿润的泥土气息。
沈栖梧立在廊下避雨,月白色的裙摆被风拂起浅浅涟漪。她今日是奉旨来捐赠一批古籍的,不料被这场突如其来的雨困在了回廊。
雨幕朦胧中,对面亭中的景象吸引了她的目光。一个青衫少年正在为几个寒门学子讲解经义,他声音清润如泉,讲解时旁征博引,那几个布衣学子听得如痴如醉,连雨声渐大都浑然不觉。
沈栖梧不由多看了两眼。这时风忽起,吹动少年宽大的衣袖,露出一截手腕,上面戴着一串墨玉珠,在雨天的微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他若有所觉般抬头,恰与她的目光撞个正着。
四目相对间,少年微微一怔,耳根悄然泛红,却仍保持着从容气度,向她颔首致意。
沈栖梧也点头回礼,心中却想:这人生得一副好相貌,讲解经义时神态专注,倒是难得。
雨稍歇,她正要离去,却见那少年匆匆走出亭子,朝她而来。
"姑娘请留步。"他在几步外站定,拱手一礼,姿态优雅,"方才见姑娘在此避雨,可是要往藏书阁去?这条路雨后积水甚多,不妨从东边的回廊绕行。"
他说得诚恳,耳根却还带着未褪的红晕。
沈栖梧浅笑还礼:"多谢公子指点。"
二人错身而过时,她闻到他身上淡淡的书墨香气,清雅宜人。
待她走远,裴砚站在原地,望着那道渐行渐远的窈窕身影,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方才在亭中讲学时,他就注意到了廊下那道倩影。雨丝如织,她独立廊下,宛如一幅水墨画,让他不由得多看了几眼。没想到她会突然看过来,四目相对的瞬间,他竟有些慌乱,耳根也不争气地红了。
"裴兄,方才那位是镇国公府的沈小姐。"一个学子小声提醒道,"京中有名的才女,就是性子傲了些。"
裴砚微微一笑:"才貌双全者,有些傲气也是常理。"
他想起方才那双明亮如星的眼眸,心中微动。这样的女子,如孔雀般骄傲,不知要何等人物才能入她的眼。
2 别有用心
三年转瞬即逝。
这日沈栖梧正在府中翻阅古籍,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月白色的裙裾上,漾开淡淡光晕。丫鬟轻手轻脚地进来,禀报道:"小姐,裴世子来访,说是借阅《山河志》。"
沈栖梧挑眉。这三年来,她与裴砚在京中各种场合有过数面之缘,每次他都彬彬有礼,却总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如今突然上门借书,倒是稀奇。
"请他去书房。"
裴砚今日着一身雨过天青色长袍,衬得人如修竹。见沈栖梧进来,他起身行礼,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一瞬,很快礼貌地移开。
"冒昧打扰,只因编纂《地理志》急需参考《山河志》,听闻此书仅贵府珍藏,特来求借。"
沈栖梧示意丫鬟取书,浅笑道:"世子为修书之事奔波,是朝廷之幸,栖梧岂有吝惜之理。"
取书间隙,裴砚状似无意地走到书案前,目光落在摊开的诗稿上:"'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沈小姐这是在斟酌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