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我们一家三口坐在院子里。我妈坐在小板凳上择菜,手里的豆角掐得整整齐齐,择下来的菜根也不扔,说要留着喂隔壁的鸡。我爸坐在门槛上抽旱烟,烟杆是爷爷传下来的,铜烟锅被磨得发亮。他抽一口,就把烟杆递到我面前:“要不要试试?”
我摆了摆手,他也不勉强,只是笑着说:“当年你爷爷也是这么教我的,说男人要懂点烟火气,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
我靠在老槐树上,给他们讲网上看到的新鲜事:说城里现在流行 “慢生活”,年轻人都爱去郊区钓鱼、种菜;说有个博主拍农村日常,粉丝比明星还多。我妈听得眼睛发亮,时不时问一句:“那人家也种茶吗?是不是也像咱们这样,凌晨就去山上?”
我爸在一旁点头,烟锅里的火星忽明忽暗,轻声说:“咱这日子,不比城里差。”
看着他们的反应,我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坐直身子认真说:“爸,妈,要不咱们也开个直播账号吧?就拍咱们采茶、摘果子、做饭的日常,说不定也能让更多人看到咱们的日子。”
我妈愣了一下,手里的豆角都忘了择,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咱这普通日子有啥好拍的?我跟你爸都不会说话,别让人笑话。”
我爸也放下烟杆,琢磨着说:“直播?就是对着手机说话呗?咱这大老粗,哪会这个。”
我笑着解释:“不用特意说话,就正常干活就行。您看人家博主,也是摘菜、做饭,大家就喜欢看真实的。咱们拍采茶,让大家看看凌晨的茶山有多美;拍摘果子,让大家看看咱们的桃子多甜,说不定还能帮咱家多卖点茶叶和果子呢。”
怕他们还是犹豫,我又补充:“我来弄手机,您俩该干啥干啥,不用管镜头。要是没人看,咱就当自己留个纪念,以后想看现在的日子,还能翻出来看看。”
我妈看了看我爸,我爸沉吟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行,试试就试试,反正也不费啥劲儿。” 我妈也跟着笑了:“那成,你想拍就拍,就是别耽误干活。”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我就把手机架在了茶山上。晨雾像一层薄纱裹着茶树,我调整好角度,按下了直播键。镜头里,我爸走在前面,脚步轻缓地拨开茶丛,我妈跟在后面,竹篮挎在胳膊上,指尖轻轻捏起带露的新芽。
我没说话,只把镜头对准他们的动作,偶尔切换到远处的山景 —— 天边泛起鱼肚白,雾气在山谷里慢慢流动,偶尔有鸟鸣声传来,清脆得像撒了把碎珠子。
刚开始,直播间里只有零星几个观众,弹幕稀稀拉拉的:
“这是哪儿啊?好安静。”
“主播在拍采茶吗?看着好治愈。”
“这茶叶上还有露水,好新鲜啊。”
我在镜头外轻声回复:“这里是我老家的茶山,现在是采春茶的时候,每天凌晨都要过来,带露水的茶叶最香。”
过了一会儿,我妈注意到镜头,有些局促地笑了笑,抬手把额前的碎发捋到耳后,继续低头采茶。我爸则依旧专注,只是动作比平时更轻了些,像是怕惊扰了镜头里的画面。有观众注意到我妈的动作,发弹幕说:“阿姨好亲切,采茶的动作好熟练。”“叔叔看起来好认真,这就是老一辈的匠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