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红漆通知
清晨六点半,李秀兰掀开面馆的铁皮卷帘门,金属摩擦地面的声响在寂静的筒子楼间划开一道口子。楼外的梧桐树刚冒新芽,沾着的露水被风一吹,落在她挽起的裤脚上,凉丝丝的。
“兰姐,照旧,大碗牛肉面加个蛋。” 张磊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包从楼道里钻出来,眼镜片上还沾着雾气。他刚在楼道里背完一套行测题,喉咙干得发紧,看见面馆蒸腾的热气,脚步都轻快了些。
李秀兰应了声,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转身往灶台走。铁锅烧得发红,她舀了勺熬了整夜的牛骨汤倒进去,汤面瞬间滚起细密的泡泡,撒上葱花和香菜,香气立刻漫了出来。这面馆是她下岗后开的,撑了八年,从一开始只能摆两张小桌,到现在勉强挤下四张,每一碗面里都藏着她的生计。
“兰姐,你看公告栏没?” 张磊捧着面碗,吸溜了一口,突然抬头说,“早上路过看见贴了张红纸,好像是拆迁通知。”
李秀兰手里的汤勺顿了一下,热气模糊了她的脸。“别瞎说,去年就传过一回,没影的事。” 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咯噔一下。这筒子楼她住了三十年,从嫁给老周那年搬进来,到现在老周走了五年,面馆成了她唯一的依靠。要是拆了,她这把年纪,去哪儿再开家店?
正说着,王桂英拎着个菜篮子,风风火火地从外面回来,脖子上还挂着个智能手机,屏幕亮着,正在直播带货的界面。“哎呀,兰妹子,张磊,你们都还不知道吧?真要拆了!” 她把菜篮子往面馆的桌上一放,点开手机里拍的照片,“我早上买菜看见的,红漆写的通知,下个月就开始登记,说是年底前就得搬完。”
照片里的通知纸是崭新的,红漆字印得格外醒目:“为推进城市更新项目,现决定对 XX 片区筒子楼实施拆迁改造……” 后面还附着补偿方案的大概框架,字太小,李秀兰看得眼睛发花。
“这补偿方案怎么说?” 李秀兰放下汤勺,凑过去看。她最关心的是面馆的补偿,这店面是她租的一楼住户的房子,每月按时交租,要是拆迁,房东会不会吞了补偿款?她这几年攒的钱,够不够再找个店面?
“说是按面积算,还有搬迁费。” 王桂英咂咂嘴,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不过我看那上面写的,好像住宅和商铺不一样。兰妹子,你这面馆得赶紧问问,别到时候吃亏。” 她退休前是居委会主任,最热心这些事,虽然现在沉迷直播购物,但邻里有事儿,她还是忍不住要管。
张磊也放下了筷子,眉头皱了起来。他家里就他和老妈两个人,住的是三十平米的单间,补偿款要是不够买新房,以后在哪儿落脚?他考了三年公务员,每次都差一点,老妈总说等他考上了就换个好房子,可现在拆迁一来,所有计划都被打乱了。
“我下午去街道办问问。” 李秀兰定了定神,把围裙解下来搭在肩上,“先把上午的生意做完,别让客人等急了。” 她转身回到灶台前,可手却有些不听使唤,汤洒了一点在灶台上,她赶紧用抹布擦掉。
中午时分,筒子楼里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了拆迁的事,公告栏前围满了人,吵吵嚷嚷的。二楼的刘大妈正跟三楼的赵大爷争得面红耳赤,刘大妈家的阳台比赵大爷家的宽半米,她觉得补偿款应该多算点,赵大爷不乐意,说那半米是公摊面积,不能算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