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樱花树,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传来钟声,宣告着时间的流逝,但在那一刻,我感到时间真的如他所说,膨胀成了某种近乎永恒的存在。
4
走廊,成了我们无数次偶然相遇的舞台。
校园生活突然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我发现自己经常“偶然”遇到顾言——在去教学楼的林荫道上,在食堂排队时,甚至在文学院附近的小径上。
“又见面了。”每次他都这么说,仿佛这一切真的是巧合。
我们会简短交谈几句,然后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但那些短暂的相遇,像是一天中的亮点,让我开始期待每一次转角可能带来的惊喜。
赵明有一次看到我们在一起,冲顾言挤眉弄眼:“又是‘偶然’相遇?”
顾言面无表情:“去实验室,数据还没处理完。”
赵明大笑着走开,而我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那些相遇可能并非全然偶然。
四月中旬,文学院举办一年一度的“诗词大会”,我作为工作人员负责布置场地。正当我踮着脚试图挂横幅时,一只熟悉的手接过了我手中的活。
“需要帮忙吗?”顾言问,轻松地将横幅挂好。
“物理系的天才也对诗词大会感兴趣?”我调侃道。
“或许我只是对某位工作人员感兴趣。”他平静地回答,让我一时语塞。
他留下来帮忙搬运桌椅,调整音响设备。几位中文系的女生偷偷看他,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这位突然出现的陌生男生。
“那是谁?”我的好友小雨偷偷问我,“好帅啊,介绍认识一下?”
“物理系的,叫顾言。”我简短回答。
“顾言?那个传说中的天才?”小雨眼睛瞪得更大,“你怎么认识他的?”
“图书馆认识的。”我说,省略了其中的细节。
活动开始前,我找不到主持人的手卡,急得团团转。顾言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手中正拿着那叠手卡:“落在音响控制室了。”
“谢谢你,救命恩人。”我松了一口气。
“打算怎么报答?”他问,眼神中带着一丝戏谑。
我没想到他会这么问,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开玩笑的。”他微笑,“我在最后一排看你主持。”
诗词大会顺利进行到一半,到了观众互动环节。我按照流程随机挑选观众上台参与“诗句接龙”,灯光在会场扫过,最后停在了最后一排。
灯光下,顾言平静地站起身。
我愣住了。这绝对是巧合,不可能是他安排的,对吧?
他走上台,站在我身边,台下传来窃窃私语。物理系天才出现在文学院的活动已经足够令人惊讶,更何况上台参与诗词游戏。
“规则很简单,”我解释道,“我说一句诗,你接下一句,接不上就算输。”
他点头示意明白。
“海上生明月。”我起头,选了一句简单的。
“天涯共此时。”他立即接上。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