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顾逸辰笑着点头,转身对林皓雪说:“让公子见笑了,都是些寒门子弟,却都爱读书。”

“顾先生能在此乱世,坚守育人之心,才是真君子。”林皓雪由衷地赞叹。她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模样,想起自己小时候,养父林傲天虽对她严厉,却也从未阻止她读书习武,心里不禁泛起一阵暖意。

那天下午,两人在桂树下喝茶,从安北城的民生,聊到边关的局势,再到诗词兵法。林皓雪惊讶地发现,顾逸辰不仅学识渊博,对兵法也颇有见解,甚至能指出她之前对守城策略的几点疏漏。而顾逸辰也暗自佩服——这位“林公子”虽看似年轻,却对家国大事有着远超同龄人的见解,言谈间的飒爽,让他心里的疑惑更深了几分。

临走时,顾逸辰送给林皓雪一本自己批注的《孙子兵法》,扉页上写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林皓雪接过书,指尖碰到他的手,只觉一阵微凉,心跳却莫名快了几分。她匆匆道别,翻身上马,回头时,看到顾逸辰还站在院门口,朝着她的方向挥手,桂树的影子落在他身上,温柔得像一幅画。

从那天起,林皓雪便常以“林霄”的身份,去找顾逸辰。有时是讨论兵法,有时是一起去城外的粥棚救济灾民,有时只是坐在私塾的桂树下,听他给孩子们讲课。顾逸辰从不戳破她的身份,只是会在她咳嗽时,递上一杯温热的红糖姜茶;会在她骑马摔伤时,拿出随身携带的金疮药,小心翼翼地帮她包扎。

林皓雪知道,自己是动了心。她喜欢顾逸辰的仁厚,喜欢他的智慧,喜欢他看向自己时,眼神里的温柔。可她也知道,自己是镇北将军的女儿,身上背负着林家的荣耀和边关的安危,而顾逸辰只是个普通书生,他们之间,似乎隔着一道无形的鸿沟。

2 中秋灯夜,身份揭晓情定

转眼到了中秋。安北城里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笼,街上摆满了卖花灯的摊子,孩子们提着兔子灯,在人群里穿梭,笑声不断。

林皓雪犹豫了很久,还是换上了女装。淡粉色的襦裙,裙摆绣着细碎的梅花,长发松松地挽成一个发髻,插着一支白玉簪。她站在镜子前,看着镜中娇俏的自己,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她想以真实的身份,和顾逸辰过这个中秋。

阿福在一旁看着,忍不住笑道:“小姐,您今天真好看,顾先生肯定会喜欢的。”林皓雪脸颊一红,瞪了他一眼:“别胡说,我只是……只是想谢谢他这段时间的照顾。”

她提着一盏莲花灯,独自来到顾逸辰常去的河边。夜色渐浓,河里飘满了荷花灯,灯光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远处传来丝竹声,夹杂着人们的欢声笑语,一派祥和景象。

“林小姐?”

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林皓雪猛地转身,看到顾逸辰站在不远处,手里也提着一盏莲花灯。他今日换了件月白长衫,腰间系着一块玉佩,月光洒在他身上,温润如玉。

林皓雪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她有些慌乱地低下头,小声说:“顾先生,你……你怎么知道是我?”

顾逸辰走近,看着她泛红的脸颊,笑着说:“林公子的声音虽刻意压低,却藏不住女子的清润;还有你手腕上的银链,上次在马市,我便注意到了。再说,安北城里,除了林小姐,还有谁能有那样的身手和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