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林砚拿起瓷碗,碗底沉着一层细密的泥沙,凑近闻时,一股腥甜的气味钻进鼻子,像是铁锈混着河水的味道。

夜幕降临,窗外的雾气更浓了。林砚躺在床上,听着院子里的杂草被风吹得 “沙沙” 响,还有隐约的水声从老井方向传来。他翻了个身,突然看到窗纸上映出一个模糊的影子 —— 那影子佝偻着背,手里似乎提着什么东西,正贴在窗户上往里看。

第三章 水神传说

第二天一早,林砚被院子里的吵声惊醒。他推开门,看到几个村民正围着老井议论,石板已经被挪开,井口飘着一层绿色的青苔。

“肯定是林家小子干的!” 村长李茂山拄着拐杖喊道,他的脸皱成一团,眼睛里布满血丝,“他爹就是不敬水神爷才失踪的,他现在又来捣乱!”

“不是我动的。” 林砚走过去,指着石板边缘的脚印,“这脚印比我的大,而且沾着河底的淤泥。”

村民们凑过去看,脚印确实不是林砚的。李茂山的脸色缓和了些,但还是警惕地看着他:“不管是谁动的,你都得小心。三天后就是送水神的日子,别惹水神爷不高兴。”

林砚抓住机会问道:“送水神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爹当年为什么会失踪?”

李茂山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小孩子别问那么多!这是村里的规矩,问多了要遭报应的!”

他说完就带着村民们离开了。林砚看着他们的背影,转身去找王阿婆。王阿婆正在河边洗衣服,浑浊的河水里,她的手不停地搓着一件发黑的衣服,那衣服的款式,和父亲当年穿的神袍很像。

“阿婆,你告诉我,送水神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砚蹲在她身边。

王阿婆停下手,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青水村的河,连通着地下的暗河,暗河里住着水神爷。每年中元节,村里都要选一个‘水神祭’,穿上神袍跳神舞,然后把祭品扔进老井,祈求水神爷保佑村子风调雨顺。”

“祭品是什么?” 林砚追问。

“以前是牛羊,后来……” 王阿婆的声音开始发抖,“二十年前,村里闹旱灾,河都干了,水神爷托梦给老村长,说要活人当祭品。从那以后,每年的祭品,都是一个十六岁的姑娘。”

林砚的心脏猛地一缩:“我爹当年是主祭,和祭品有关?”

王阿婆点点头,眼泪掉了下来:“你爹发现祭品不是被扔进井里,而是被送到下游的山洞里,他想揭穿这件事,结果就失踪了。那封匿名信,是我写的,我看到你爹的影子在山洞附近出现过!”

第四章 山洞秘踪

按照王阿婆的指引,林砚沿着小河往下游走。河岸两边的芦苇长得比人还高,风吹过时,芦苇丛里传来 “沙沙” 的声响,像是有人在跟踪。

走了大约两公里,他看到河边有一个隐蔽的山洞,洞口被藤蔓遮住,只留下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林砚拨开藤蔓钻进去,一股潮湿的腥气扑面而来。

山洞里很暗,他打开手机手电筒,照亮了四周。洞壁上布满了水渍,还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像是某种祭祀的图案。地上散落着一些破旧的布料,还有几个生锈的铁环,像是用来绑东西的。

往里走了十几米,山洞突然开阔起来。中央有一个石台,石台上刻着一个人形凹槽,凹槽里沾着暗红色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迹。石台旁边的地上,放着一个褪色的帆布包 —— 那是父亲当年失踪时带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