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真相

董明枝抬头看向宋匡义,“大人,李伯卿是因要替我代罪,才会如此说。他说给了落玫儿银子,大人有在落玫儿的房内,查出银子吗?”

宋匡义转面看向堂侧师爷,师爷赶忙站起回禀:“回大人,落玫儿房中值钱的财物几乎无,只几件银饰簪花。”

李伯卿额头微微渗出汗珠,“这……这一定有遗失,雲想阁乃是广陵城中最大的歌舞坊,楼中女子怎么可能没有存下私房钱,这落玫儿又怎么会只有几件银饰呢?”

宋匡义也对落玫儿房中没有钱财觉得可以,但也不能认同李伯卿对官府的质疑。厉声道:“出事那日,本府就令雲想阁歇业了,事发的那间屋子也已查封,里面物品当日就清点在册,你说如何遗失啊?”

李伯卿低声回道:“可能,有贼人迁入盗……”

宋匡义拍下惊堂木,“大胆,你敢质疑本府衙的监管,那日雲想阁留有衙役看管,怎么会有贼人如此妄为。”

李伯卿还想反驳,“这也许就是……”

董明枝抬起头,放大了声音,想要盖住李伯卿的话,“根本没有遗失,屋内至始至终就没有贵重物品,而伯卿,你也根本就没给过落玫儿钱。落玫儿完全是为了我,是我让她将菜单交给厨娘,做出那一桌菜的。”

李伯卿立刻反驳,却被宋匡义呵斥住。

宋匡义:“董明枝接着说……”

董明枝从头上拔下一只银簪,塑成枝条的样子,上嵌几朵玫瑰花样的红色玉石。

她说:“我与她从小相识,都来自银桦镇。这只簪,落……,她也有。她本名不叫落玫儿,叫落月眉。从小,她就生的好看,这只簪是小时候,她父亲做的,做了两支。她一支,我一支。十多年前,镇中得了瘟疫,家人死了大半。我与她被人带着逃出来。她为了养活她的弟弟,卖身到了雲想阁。我则被董家小姐买了去。她房中没钱,是因为她的钱都给了她的弟弟。每月初十,她弟弟会去找她要钱。是以,二月十三那晚,你们查封时,清查才会没有财物。我与她情同姐妹,让她帮我根本不是问题。”

关关听此,忍不住哭泣,落姐姐攒的钱都给了那个小子,他不知道现在又在哪里鬼混。

宋匡义转头看向师爷,“物件中有此样的簪子吗?”

师爷翻看记录,点头道:“回大人,有此物。”

“传唤雲想阁中与落玫儿熟识的人。”

一衙役朝府外人群中看了看,正看的是关关、暮玥等人。上前道:“回大人,门外……”

李伯卿突然喊道:“大人,是我施的针,我有人证,我的小徒弟,方鱼,他知道,他看见了。王严仲近一年都在掌灯后来,他怕外人说他不行,怕别人看见他,我就让他从后门进来。方鱼知道。”

方鱼站在堂外,听到李伯卿唤他,心中咯噔了一下,“师父想让我说什么?说是他做的,那师父岂不是又要做大牢……”

董明枝心中惴惴不安,回头盯着方鱼。

宋匡义抬手让那被打断的衙役继续说,那衙役说道:“府外有落玫儿的相识。”

“传。”

那衙役将关关、方鱼领到堂前,暮玥松开方鱼,捏了捏他的肩膀,微微的摇着头,也不知道方鱼懂没懂。

关关、方鱼跪在董明枝、李伯卿二人身后,方鱼年纪太小,在那里瑟瑟发抖。

宋匡义问道:“堂下所跪何人?”

关关、方鱼跪倒各自报了名汇。

宋匡义问道:“廖关关,本府问你,你与落玫儿可算熟识。”

“我与落姐姐,情同姐妹。”

宋匡义问道:“方鱼,我问你,你经常见到王严仲来找你师父做针灸吗?”

方鱼害怕的说不出一句话。

李伯卿轻声安慰:“不怕,说实话。”

董明枝柔声道:“小鱼聪明的,不怕,说吧。”

方鱼终于结结巴巴的说出来:“我,我没见着那个王严仲。”

李伯卿厉声道:“胡说,师父平日里叫你说谎了吗?”

宋匡义喝到:“大胆……”

李伯卿压住怒火,低下头去。

宋匡义道:“你的意思是,你没有看见王严仲来找你师父做针灸是吗?”

方鱼哆哆嗦嗦,“是……”

李伯卿抢到:“杀人的针灸之术,怎能被轻易的学会,深浅几分,都需要数年的练习,岂是明枝一朝一夕学的会的,还想用此杀人……大人英明,这如何说的通。”

董明枝道:“可我就是学会了,大人,您可请王家几房姨娘上堂来问话,这针灸之术,我也给她们做过,大人皆可询问她们的身体状况。况且,我的针灸之术就是李大夫为了救治我家小姐教与我的,若是我没有学会,怎么可能让我给我家小姐调理身子呢。”

宋匡义凝神静思,良久,想要吩咐人,去传唤王家的人来。

一旁师爷提醒道:“大人,时辰已晚,不如将此二人暂且收监,明日再审。”

宋匡义想了一瞬,“算了,夜长梦多,你带几个衙役,去将王家的人都传唤来。王家要的交代,今天就给他们。”

时间在董明枝和李伯卿的命运中,正在快马加鞭。

堂外,人们还在等着结果,一个是城中有名的大夫,一个是王家的陪嫁丫鬟。到底是奸夫杀人,还是丫鬟复仇。无论是什么戏码,都足够有吸引力。

暮玥、关关等在府外,她不敢去想结果,只盼望着她所熟悉的人都相安无事。

一炷香的功夫,王家的人被领到了堂前,六名姨娘皆认可了董明枝会针灸的事实,又都承认自己身体确被调养好了。

王员外知道了真相,怒不可遏。发疯一般大声呼喝要当场打死董明枝,被衙役们拦住,才暂时安静下来。

李伯卿一直在旁辩驳,都被宋匡义驳了回来。

一切,都指向着董明枝。人证,物证,作案动机,作案时间,她都完全符合。

真凶到底是不是她,已经不重要了。

王员外已经坚信,她就是那个该千刀万剐的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