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经过数日的跋涉,斯娜和女儿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一座废弃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园。

这里曾是工业的象征,如今却在废墟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整个园区被分割为两部分:自由区和隔离区。要进入自由区,必须遵守一个奇怪的规定:验血。

入乡随俗,斯娜没想太多。

两个穿白色医疗防护服的人抽取了她们的血液。半个小时后,她们被准许进入自由区。

随着自由区的大门被缓缓打开,斯娜的瞳孔不断放大。

这个“百纳互助会”,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王国。

城主,张婷,亲自接待了她们。她是一个约莫四十岁的中年女性,身着白大褂,谈吐举止充满了优雅和知性。

“我原来是州立医院血液科的医生。”她解释,“这里最初的‘居民’,大多数是我的病人。”

因为不断地免费救助他人,城主的追随者也越来越多。

“不好意思,入园验血的要求,算是我的职业病。”

“能接纳我们,已经很感激了。”

“其实验血,主要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如果有传染性疾病,我们一般会先安排去隔离区治疗。”

不得不说,还是医生考虑周到。

“我也有个女儿,和她差不多大,不过身体不太好,一直在隔离区治疗。”

城主看向斯娜身后的女儿,眼神黯淡下来。

“如果有什么我能帮上的......”

“那太感谢了!”

接下来,城主带着她们参观了她的得意之作——希望之城。

这里的一切井然有序,简直就是传说中的乌托邦。人们在这里,无论信仰和种族,都是平等和自由的,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帮助。

她们漫步在宽敞整洁的街道上。两旁是用废旧汽车零件和材料搭建的创意建筑,色彩斑斓,造型独特,既环保又实用。

街道上,孩子们在追逐嬉戏。老人们在树荫下悠闲地下棋、聊天。年轻人忙碌于各自的岗位,或在田间劳作,或在工坊里制作手工艺品。

这里的人穿着朴素却干净整洁。他们热情友好,主动与斯娜和女儿打招呼,询问她们的来历,关心她们的安危。

斯娜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温暖与归属感。

沿着主街道,城主带着她们来到了一处社区中心。

这里是一个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多功能场所。宽敞明亮的空间里,摆放着各种书籍、乐器和健身器材,墙上挂着一些居民的绘画和手工艺品,充满了艺术气息。斯娜看见,有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绘画和音乐,有人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还有人在图书角静静地阅读。

接着,她们来到了农业生产区。

农田规划得井井有条,种植着各种蔬菜、水果和粮食作物。居民们采用有机种植的方式,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确保食物的安全和健康。一些居民正在田间劳作,他们熟练地给作物浇水、施肥、除草。

“基本上,我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城主语气里透着自豪。

下一站,是医疗中心。

难以想象,这居然是一个设备齐全、环境舒适的医疗机构。而且,一切医疗服务,都是免费的!无论是日常的体检、预防接种,还是生病时的治疗和护理。

城主解释,这里的医生和护士,基本上都是她之前工作上的同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城主隆重介绍了她们的新家——一个由压膜车间改造而成的小宿舍。虽然只有不到二十平米,但斯娜已经很知足了。房间里有一张行军床,上面放了干净的衣服,水和一些药品。

家,温暖的家。

当晚,斯娜和女儿相拥。女儿很快便进入了美美的梦乡。

然而......

敏锐的斯娜总感觉有什么不对劲!

白天所见所闻,是那么美好,那么的不真实。

就像假的一样!

她不断回忆起奇怪的验血要求,以及城主神秘的女儿,久久无法入眠。直觉告诉她,这里面一定有问题。而她的直觉,曾不止一次救过她的命。

夜深人静,月上树梢。斯娜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宿舍.....

她来到隔离区的外围。黑暗中,到那个由行政办公楼改建成的病房,正灯火通明。

她注意到,楼外戒备森严。巡逻的频率,竟然达到了一刻钟一次。

如同没有实体的幽魂,她小心翼翼绕开守卫,潜入病房。

一到六层,没什么异常。病房,人满为患,几乎每个病床上都有病人。房间里,时不时传来咳嗽和呻吟的声音。医生和护士都在忙碌,根本无暇顾及斯娜。她开始怀疑自己的直觉......

这里的一切,和印象里正常的医院,没有任何区别。

直到她来到顶楼......

顶楼只有一个病房,是一个巨大的负压无菌病房。透过厚重的玻璃窗,斯娜看到一个宽敞病床上,躺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小女孩的身体被各种管子连接着,生命体征通过周围的仪器显示出来,仪器的蜂鸣声在安静的病房里回荡。

城主站在病床旁,与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交谈。与白天的沉稳和优雅不同,此时的城主脸色泛红,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她的双手紧紧握着,不时地指向小女孩,似乎在强调着什么。医生则低头记录着,不时点头回应。

“你确定吗?新来的那个,能匹配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