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斯娜心里猛地一沉......

新来的,难道是在说自己和女儿?

她必须查清楚。

不一会儿,城主离开了病房。离开前,她在女儿额头轻轻吻了一下,这个动作温柔而充满爱意,如同春风拂过花瓣。

斯娜看在眼里,心中不禁一软,她能理解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爱......

又过了一会儿,另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也离开了病房。他先是去了隔壁的办公室,随后神色匆匆、脚步沉重地下楼。似乎是刚接到一个急诊室的电话,请他去会诊,情况紧急。

斯娜见状,悄悄摸进了白大褂的办公室,开始寻找她要的东西——城主女儿的病例。

可能是因为离开得匆忙,医生还没来得及归档。病历就随意放在桌上。斯娜迅速翻开,一页一页地仔细阅读起来。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照在那张泛黄的病历纸上......

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城主女儿的病情。

城主的女儿得了一种叫“玛蒂娜综合症”的罕见血液疾病。

这种病在医学界极为少见,病因复杂,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夺走患者的生命。玛蒂娜综合症的发病原理与血液中的某种特殊蛋白质有关。这种蛋白质被称为“玛蒂娜因子”,它在正常人体内以极低的浓度存在,主要负责调节血液的凝固和细胞的增殖。然而,在玛蒂娜综合症患者体内,玛蒂娜因子的浓度异常升高,导致血液过度凝固,形成大量的血栓,堵塞血管,阻碍正常的血液流动。

同时,过量的玛蒂娜因子还会刺激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过度增殖,产生大量异常的血细胞,这些血细胞不仅无法正常工作,还会对正常的血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

目前唯一的治疗方案就是“全血置换”!

全血置换需要找到匹配的血型,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全部替换掉,才有一线生机。匹配的血型要求极为苛刻,不仅要血型相同,还要符合“玛蒂娜因子兼容性”。供血者的血液中玛蒂娜因子的浓度必须低于某个特定的阈值,一般为每毫升血液中不超过0.5纳克,这样才能避免置换后的血液再次引发过度凝固和造血干细胞增殖的问题。

整个换血过程,充满风险,几乎可以说是“一命换一命”。

病历上记载的手术方案包括三个步骤:

首先,需要在短时间内抽取大量血液。一般为患者体内血液总量的80%至90%!这个过程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和休克症状,需要在手术过程中不断补充生理盐水和电解质溶液来维持生命体征。

其次,置换后的血液需要在体外进行特殊的处理,包括去除玛蒂娜因子、灭活病毒和细菌等,以确保输回患者体内的血液是安全和有效的。

最后,在输血过程中,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指标,防止出现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并发症。

由于城主女儿的病情特殊,匹配的血型要求极为苛刻。多年来,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供血者。

斯娜越看越心惊,手心不禁渗出冷汗。

当她翻到病历最后一页时,上面赫然写着两个字:匹配!

而这匹配的血液,竟然来自她的女儿!

一阵寒意击中了她,如同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所谓的“全血置换”治疗方案,实际上是在拿女儿的生命冒险。她必须把这个秘密公布出来,让大家知道这个所谓的“希望之城”背后的黑暗。

第二天一早......

斯娜带着那份病历,来到了自由区的中央广场。这里是希望之城居民们平时聚集、交流的地方。广场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像是一个熙熙攘攘的集市。

斯娜站在广场中央,她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孤独。

她深吸一口气,大声向大家宣告了她的发现。

然而......

她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支持与同情。周围是一张张冷漠的脸,居民们的眼神中没有一丝惊讶或同情,反而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冷漠。

原来,他们早就知道!

昨天那些对她和女儿善良友善的居民,今天的眼神里却充满了麻木。他们非但没有谴责城主的行为,反而认为这是正确的,是理所当然的。在他们看来,城主的女儿是希望之城的未来,为了她的生命,牺牲一个外来者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斯娜惊呆了,她无法理解这些人的逻辑与道德观。她试图辩驳,试图唤起他们心中的善良与正义,但无济于事。

居民们一拥而上,将她的女儿团团围住。

面对这么多人,斯娜喊破了嗓子也没用......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被夺走,那种无力感与绝望感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

她的女儿,那个曾经在她怀里撒娇、给她带来无尽欢笑的小生命,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无情地带走了。

斯娜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在乌托邦般的希望之城中生活,却有着如此扭曲的价值观。她曾以为,这里的人们平等、自由、互助,却没想到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如此冷漠与残忍的集体恶。

也许从一开始,她就不应该相信这个所谓的“希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