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沉如墨。
淮阴城南,韩信那间四面漏风的破旧茅屋里,一盏昏黄的豆油灯,顽强地燃烧着,映照着一张因为极度亢奋而显得有些潮红的脸。
韩信盘膝坐在冰冷的草席上,面前摊开着那卷林默赠予的竹简。茅屋破败,夜风从缝隙中钻入,吹得灯火摇曳不定,却丝毫不能影响他的专注。
他已经整整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了。
从拿到这卷《孙子兵法》开始,他就彻底沉浸了进去,仿佛一个在沙漠中跋涉了数十年的旅人,终于找到了一片浩瀚无垠的甘泉。他贪婪地阅读着每一个字,咀嚼着每一句批注,浑然忘却了饥饿与寒冷。
兵法!
这才是真正的兵法!
与这卷竹简上记载的精妙战术、宏大战略相比,他以前所学的那些,偷偷看的那些兵书,简直如同儿戏!粗陋不堪!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开篇第一句,就让他浑身一震,仿佛一道闪电劈开了脑海中的迷雾。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这“五事七计”的理论,系统而严谨,为他提供了分析战争的全新框架。
他贪婪地阅读着,那些文字仿佛活了过来,在他脑海中演化成一场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两军对垒,排兵布阵,奇正相生,虚实变化……无穷的奥妙,让他如痴如醉,时而击节赞叹,时而蹙眉深思。
而更让他感到震撼的,是上面那些朱笔批注!
那些批注,言简意赅,却往往一针见血,将兵法中的某些关节要点,用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角度剖析开来,甚至还举了一些他闻所未闻的战例作为佐证。
“……此为‘围三缺一’之术,攻心为上,看似留有生路,实则乱其军心,使其不战自溃。可用于攻城,亦可用于瓦解敌方联盟。昔年长平之战,武安君白起若能用此术围困赵军主力,而非一味强攻,或可减少秦军伤亡,更快迫降赵军……”(注:此为林默根据后世理解添加的批注)
“……兵力劣势之时,当避其锋芒,以空间换时间,行千里之袭,断其粮道,此为釜底抽薪之策。譬如……嗯,后世有冠军侯霍去病千里奔袭,直捣祁连山之举……”(批注中似乎提及了未来之人,韩信虽觉奇怪,但思路被其开拓)
这些批注,仿佛是一位站在九天之上的绝世名将,在俯瞰着整个战争棋局,信手拈来,皆是妙笔!其眼界之开阔,思维之跳脱,完全超越了时代的局限!
“神人!赠我此书之人,必是神人!”韩信的眼中,爆发出灼热的光芒。他现在无比确定,那个叫林默的年轻人,绝非凡俗!这卷兵书的价值,根本无法估量!对方竟然就如此轻易地赠予了自己这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
这不仅仅是对他才能的认可,更是一种难以想象的信任和恩情!
他不仅仅是救他于屈辱,更是给了他一把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给了他实现毕生抱负的希望!
三日之约?
他一天都等不了了!
天刚蒙蒙亮,韩信便将那卷竹简用破布仔细包裹好,小心翼翼地贴身藏好,又将自己那柄心爱的长剑仔细擦拭了一番。然后,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大步走出了茅屋,甚至忘了熄灭那盏熬干了的油灯。
他要去城外军营!
他要去见那个叫林默的人!
他要去追随那个,能看懂他,更能指引他的明主!
当韩信风尘仆仆地赶到城外秦军营地时,立刻被戒备森严的哨兵拦了下来。军营辕门高耸,刁斗森严,一面面黑色旌旗在晨风中飘扬,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站住!军营重地,闲人免入!”哨兵手持长戟,警惕地打量着这个衣衫褴褛、却眼神锐利的青年。
韩信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对着哨兵沉声道:“在下韩信,奉林默大人之命,前来求见!”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哨兵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看他衣衫破旧,眼神中不由得带上了一丝轻蔑。这年头,想攀附权贵的穷酸他见多了。但听到“林默”这个名字,哨兵却不敢怠慢,立刻派人进去通报。国师大人的名号,在军中早已如雷贯耳。
很快,萧何亲自从营帐中走了出来。他显然一夜未眠,眼中带着血丝,但精神却很好。
他看到韩信,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韩信兄弟,你果然来了。比国师预期的还要早得多。国师大人已在帐内等候多时。”
韩信看着眼前这位气质儒雅、神情温和的中年人,心中也是一动。他认得此人,是沛县的主吏掾萧何,在当地也算是一号人物,没想到,他竟然也追随了那位林默大人?而且看上去对其十分恭敬。
这更让韩信坚定了自己的判断。那位林默大人,绝非常人!
他跟着萧何,走进了戒备森严的主帅营帐。
一进帐,便感到一股暖意扑面而来,与外面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帐内陈设简洁却大气,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那张巨大的沙盘。
林默正背对着他们,站在沙盘前,神情专注地推演着什么。那沙盘之上,山川、河流、城郭、关隘,制作得惟妙惟肖,俨然是一副大秦北疆的详细舆图,甚至比韩信在官府见过的还要精确!沙盘上插着许多红蓝两色的小旗,似乎在进行着某种兵棋推演。
“你来了。”林默没有抬头,只是淡淡地说道,仿佛早已料到韩信会提前到来。
“草民韩信,拜见大人!”韩信走到帐中,对着林默的背影,单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中大礼。这一跪,心悦诚服,充满了感激与敬仰。
林默缓缓转过身,看着他,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书,看完了?”
“回大人,看完了。”韩信抬起头,眼神灼灼,毫不避讳地与林默对视,“书中奥妙,博大精深,韩信只窥得皮毛,却已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多谢大人赐书之恩!”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那,有何心得?”林默饶有兴致地问道,想考较一下这位兵仙的悟性。
韩信没有丝毫犹豫,朗声道:“兵法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无外乎‘天时、地利、人和’六字!天时在势,可借不可逆;地利在实,可据可争;人和在心,可用可聚!得势者可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得实者可稳扎稳打,以逸待劳;得心者可上下同欲,无往不利!三者得其一,可为将。得其二,可为帅。三者兼备,方可称……无敌!”
一番话,掷地有声,条理清晰,不仅概括了兵法的核心,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直指本质!
一旁的萧何听得暗暗点头,眼中满是赞赏。此人仅用一夜,便能从深奥兵书中提炼出如此精髓,果然有大才!国师眼光毒辣!
林默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不愧是韩信,悟性惊人。
“说得好。”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直接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问题。
“那你来看。此乃我大秦北疆,与匈奴接壤之地。匈奴骑兵,来去如风,侵扰边境,杀我子民,掠我财富,乃我大秦心腹大患。蒙恬将军虽筑长城以御之,然终非长久之计。若今命你为将,统兵三十万,你当如何,才能一劳永逸,彻底解决此患?永绝后顾之忧?”
这个问题,让萧何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下意识地看向沙盘上那广袤的北方草原。
这可不是纸上谈兵,这是大秦立国以来,最棘手的军事难题!匈奴人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骑兵机动性极强。大秦以步兵为主,深入草原作战,补给困难,极易被匈奴骑兵袭扰甚至包围。就连名将蒙恬,也只能凭借长城防线,被动防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陛下和朝中诸将为此头疼已久,却始终找不到良策。
而林默,竟然就这么轻描淡写地,拿来考验一个尚未出仕、毫无实战经验的布衣青年?
萧何不禁为韩信捏了一把汗。
韩信的目光,瞬间被那巨大的沙盘吸引了过去。
他的眼神,变了。
不再是之前的激动和感激,也不再是落魄时的孤傲,而是变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专注、锐利,和一种……仿佛与生俱来的、掌控全局的自信!
他就那么站在沙盘前,目光如同鹰隼般飞速地扫过每一座山川,每一条河流,每一处关隘。他的大脑,在以一种恐怖的速度运转着,综合分析着敌我双方的优劣、地形、气候、后勤等所有因素。
整个营帐,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油灯燃烧的噼啪声和韩信略微急促的呼吸声。
林默和萧何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他们能感觉到,眼前的韩信,仿佛变了一个人。他不再是一个落魄的青年,而是一位即将登台、指点江山的绝世统帅!一股无形的气场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竟让人不敢打扰。
过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韩信才缓缓抬起头,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那是一种找到了破局之策的兴奋和自信!
他伸出手指,指向沙盘上匈奴王庭的大致位置,声音不大,却充满了斩钉截铁的力量!
“大人!若信为将,绝不与匈奴在草原上硬碰硬,追逐其主力!”
“匈奴之利,在于骑兵之机动,来去如风。我大秦之长,在于步卒之坚韧、军阵之严密与军械之精良(尤其是强弓硬弩)。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乃兵家大忌!以往远征,多败于此!”
“故,此战,核心不在‘击溃’,而在‘全歼’!欲全歼其主力,则需断其退路,攻其必救!”
他的手指,在沙盘上飞速点动,语速加快,思路清晰无比。
“此战,当分三步走!环环相扣!”
“第一步,示敌以弱,诱敌深入!主动收缩长城防线,甚至可放弃一两处无关紧要的烽燧,做出兵力不足、畏战怯战的假象。同时,散布谣言,称陛下病重,朝局不稳,边境守军军心涣散。将长城沿线主力,尽数秘密撤回雁门关与上郡等核心要塞,隐藏实力。故意卖出破绽,引诱匈奴单于亲率主力大军南下,深入河套平原!”
“第二步,千里穿插,直捣黄龙!在匈奴主力被吸引南下之时,遣一支精锐轻骑,约五万人,一人双马甚至三马,配备最精良的装备和足够的给养。自陇西出,绕道千里,过贺兰山,避开匈奴所有哨探,以最快速度,直插匈奴后方龙城!焚其王庭,屠其留守,掳其妇孺,断其归路!”
“此乃奇兵!需选择最忠诚、最悍不畏死、最能吃苦耐劳的将士,由一员胆大心细、果决勇猛之将率领!一往无前,不计伤亡!速度是关键!必须在匈奴主力反应过来之前,完成致命一击!”
“第三步,聚而歼之!当匈奴王庭被焚、妇孺被掳的消息传来,其南下主力必军心大乱,恐慌蔓延,仓皇北返,急于回援。此时,其阵型必散,士气必堕!我早已集结于雁门关与上郡的二十五万主力大军,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倾巢而出!于河套平原至阴山一线,利用地形,设下数道口袋阵和埋伏圈,层层阻击!”
“前有坚城(已夺回并加固的长城关隘),后有追兵,家园被毁,归路已断!匈奴人必成惊弓之鸟,士气崩溃!我军则可依托长城,步步紧逼,最终将其……一举全歼!即便不能尽灭,也可将其主力打残,使其数十年内无法恢复元气!”
“此战之后,匈奴百年之内,再无力南下!我大秦则可顺势将阴山、河套彻底纳入版图,移民实边,永镇北疆!”
韩信说完,收回了手指,胸膛微微起伏,显然也沉浸在自己构想的宏大战略之中。
整个营帐,落针可闻。
萧何已经彻底惊呆了!张大了嘴巴,看着韩信,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大胆!狠辣!天马行空!却又……环环相扣,可行性极高!
这个计划,简直就是一场惊天豪赌!但每一步都踩在了匈奴的命门上!尤其是那千里穿插、直捣黄龙的奇兵,简直是神来之笔!完全超出了这个时代所有将领的思维局限!
这……这就是国师所说的“帅星”之才吗?!
林默看着韩信,眼中爆发出无比欣赏的光芒!他知道韩信有才,却也没想到他初次献计,就能提出如此超越时代的战略构想!这已经隐约有了点后世“大纵深作战”和“闪电战”的雏形了!
他终于忍不住,抚掌大笑起来!
“好!好!好一个国士无双!好一个三步定北疆!”
他走到韩信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激动!
“韩信,你可知,我为何要来寻你?”
他转身,指向帐篷角落里,那副早已准备好的、更加巨大的寰宇舆图!那上面,粗略地勾勒出了亚洲、欧洲甚至美洲的轮廓!
“因为,我大秦的目标,从来不是这区区中原之地!也不是仅仅解决一个匈奴!”
“你看!”林默的手指,划过那广袤的西域,划过那片富饶的欧洲,划过那片全新的美洲大陆!“这,才是我大秦未来的疆场!星辰大海,皆可去得!”
“我需要一个能为我大秦,开疆拓土,扫平一切蛮夷,将黑水龙旗插遍这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兵仙!一个能指挥百万大军,进行跨越大洲作战的无敌统帅!”
“韩信,你,可愿为我,为陛下,为这万古未有之仙秦帝国,执掌兵戈,征服这无垠的寰宇?!”
韩信看着那幅颠覆他认知的巨大地图,听着林默那充满了魔力和野望的话语,只觉得一股热血,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浑身汗毛倒竖!
他所有的抱负,所有的渴望,所有的隐忍和委屈,在这一刻,都找到了最终的归宿!与这宏伟的目标相比,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他再无半分犹豫,“扑通”一声,再次跪地,这一次,是双膝跪地!他以头抢地,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而剧烈颤抖!
“先生之言,如拨云见日,令信茅塞顿开!以往种种,犹如井底之蛙,不知天地之广阔!”
“弟子韩信,愿拜先生为师!追随左右,聆听教诲!”
“愿为先生,为陛下,为大秦,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愿以此身,为陛下之剑,为先生之矛,为我华夏,开疆拓土,剑指寰宇!”
这一刻,未来的兵仙,彻底折服!
星辰归位,只待风云际会,便可龙腾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