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小人按照您的吩咐改进了一下,不知道能不能达到您的要求。”
赵老三弯着腰战战兢兢的看着朱由校,言语中透着不自信。
“试过了么,效果如何?”
朱由校摸着手里的枪,向身边弓着腰的兵仗局掌印太监李德忠问道。
“回陛下,奴婢已经命人试过,改进后的枪支完全不需要火绳,只用一颗燧石即可击发。”
李德忠连忙说道。
“陛下真是天纵英才,这等法子也能想出来。”
魏朝在一旁恭维道。
“不是朕天纵英才,是下面的人没有想过怎么改进,现在试一下。”
朱由校摇了摇头,将枪随手递给了魏朝,魏朝连忙交给身后的一个侍卫。
“奴婢该死!”
李德忠一听这话,知道朱由校是在怪他们连忙跪倒在地上。
赵老三等四个工匠,也都吓得跪在了地上。
“朕没有责备你们的意思,都起来吧。”朱由校摆了摆手,然后坐在了椅子上。
兵仗局是大明十二监,四司,八局之一,负责兵器的制造。
兵仗局自然也是有靶场的,不一会的功夫,对面靶子就立了起来。
一个专门试枪的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手套站在那里开始填装火药。
不要觉得夸张,这年头因为钢铁冶炼不过关,很多枪管采用塑铁技术,里面很容易有气泡,炸膛的事情时有发生。
“砰!”
一声枪响,接着对面传来一个声音:“六十步靶穿靶!”
“精确度还行。”
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六十步大概就是后世的90米,在这个距离上能够射中靶子,并且穿靶而过,说明效果很不错。
“这都是陛下的功劳,安装了照门、准星之后,枪的射击精确度提高了许多。”
李德忠在一旁连忙说道。
魏朝看了他一眼,小子你路走窄了啊,居然抢我的马匹拍。
这种马匹,朱由校几乎每天听到,动不动就是陛下圣明,听也听腻了,他看着四个弯腰站在那里的工匠说道:“你们四个人,帮朕改良枪支有功,每人赏银五十两。”
“草民谢陛下赏赐!”
赵老三一听陛下赏银五十两,激动的都跪倒在了地上,这五十两银子按照惯例交给主管的太监一些,落到自己手里也能有十两,顶上他们半年的工钱了。
“这五十两银子是朕给的,若是你们敢有不开眼的,连这个银子也黑,就自己去邹实那里报道。”
朱由校知道这帮太监,各个都是雁过拔毛的主,当下语气阴森的说道。
“奴婢不敢!”
李德忠连忙在一旁说道,原本还想着四个人一人五十两,自己起码能捞一百两,现在陛下都发话了他自然不敢在这个当口捞银子。
“你们掌管兵仗局也有功劳,赏你们一百两,具体怎么分,你们看着办吧。”
打一巴掌,再给一颗枣的道理,朱由校还是知道的,又给了李德忠等人赏赐。
“奴婢谢陛下赏赐!”
原本以为到手的银子没有了,没想到陛下没有忘记他们,李德忠等太监跪倒在地叩头谢恩。
“都起来吧,对了,朕倒是忘了问了,这把枪造价多少?”
让众人起来,朱由校又问道。
“回陛下,这枪造价十两。”
李德忠将枪支的报价提高了五两银子。
“十两,即便是全部用钢制作也花不了这么多银子吧。”
朱由校看着李德忠,这死太监真够黑的啊,比系统还黑,系统一支燧发枪才三两,这死太监居然敢说十两。
“回陛下,这只是这把枪的造价,因为工匠们都不熟悉,浪费了一些材料,若是日后手艺纯熟,价格可以降到八两左右。”
李德忠一听朱由校不好糊弄,连忙跪倒在地,同时不忘给魏朝一个恳求的眼色。
“陛下,这样品的价格肯定会高一些。”
魏朝收了李德忠的孝敬,这种不咸不淡的话倒是可以说上两句。
“银子多花一些朕认了,可要是再出现质量不合格的事情,小心你的脑袋。”
宫中采购的价格本来就高,加上层层盘剥,枪支价格上升是难免的,可要是连质量都保证不了,朱由校真的不能忍了。
“奴婢一定尽心尽力!”
李德忠连忙保证道。
"希望如此,这枪多长时间能做出一支?"
朱由校又问道。
“回陛下,四个工匠制作大概两天能做出来一支。”
李德忠回答道。
“这样有些慢了,你们现在放弃手里的活,按照朕给你们的图纸全力制作这种燧发枪。一个月内先造出两千支出来,然后送到御马监,让他们试试效果如何,如果能行的话,就可以大规模生产了。”
一听四个人两天一支,朱由校一听这个速度还可以,兵仗局五千工匠一年可以生产十余万支枪,到明年努尔哈赤要进攻的时候,先送两三万支到前线。
“陛下,您误会了,四个工匠改良这枪用了两天的时间,若是连枪管等全部算上,四个师父大概给一个月才能造出一支。”
一听朱由校要一个月按照他的要求造出两千支燧发枪,李德忠连忙说道。
“一个月一支!”
原本就觉得慢的朱由校,听到这个数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四个人一个月造一支枪,一年就算不休息也就是十二把,五千人一万支枪,那还玩个屁啊。
“是一个月,这还得是技术熟练的工匠,主要是枪管镗孔向下钻太麻烦,一天不过钻一寸左右,一个月才能钻完。”
李德忠唯恐朱由校以为他们速度太慢连忙解释道。
“那就先改良出十支出来,再找四百手艺精湛的工匠,一个月造出一百支没有问题吧?”
朱由校只得把自己的要求降低。
“一百支没有问题,没有问题。”
李德忠松了一口气,两千支也太吓人了,那得一万个工匠干一个月才行。
“不要老是想着用前人的方法,要想着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怎么改进现在的工具。告诉工匠们,集思广益如何提高枪支成产效率。”
“按照你说的,四个工匠一个月造出一支枪,他们的速度提高多少,朕相应的给加多少工钱。若是四个工匠一个月能造出两支枪,朕给他们工钱翻倍!”
“当然,这不能以工匠熬夜加班为代价,以前一天上工几个时辰,现在也上工几个时辰,还有质量必须得给朕保证!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朕奖励纹银一千两!”
朱由校自己是没有多少办法,可是经常干活的工匠们在一起说不定可以想出一些好办法来,就算是搞不出什么更好的工具,金钱的奖励也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赵老三等人,听到朱由校的话,都有些激动。
他们心里清楚,一个月造一支枪,是十分轻松的事情。他们每天上工时辰固定,按月领工钱,要说有多少积极性根本不可能。很多工匠都嫌钱的少,逃籍的工匠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