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之间,暗合阴阳升降之理。一呼一吸,谓之一息。调息凝神,神息相依,乃万法之基。”莫老的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引导着张继先的呼吸节奏,“初学不必追求时长,重在体会其‘意’与‘炁’的相连。杂念纷飞是常事,勿躁勿馁,觉察即放,重回呼吸即可。每日卯酉二时(注:早晨5-7点,下午5-7点),天地阴阳交接,最宜行功。”
随后是存想观照。要求闭目内视,于丹田之中观想一枚微小却璀璨的光点,似星非星,似电非电,蕴含无限生机与爆发力,此即为“雷种”雏形。意念需轻守此处,勿忘勿助,似照非照。
“意过重则火燥,意散则火寒。关键在于‘松’与‘静’二字。松而不懈,静而不僵。待到念止炁凝,恍惚杳冥之中,自有真机发动。”
张继先依言尝试,盘坐蒲团之上,按照法门调整呼吸,收敛心神。起初只觉得呼吸不畅,心思杂乱,腰酸背痛,种种不适纷至沓来。但莫老的声音不时在耳边响起,如清泉滴落幽潭,点拨关键,化解滞碍。
不知过了多久,在他一次极其深长的呼气之后,身体内部似乎猛地一空,紧接着,小腹丹田处毫无征兆地微微一震,仿佛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破土而出,伴随一声极轻微、却清晰无比的“嗡”鸣,似有无穷遥远的雷鸣从他骨髓深处滚过!
张继先浑身一颤,猛地睁开眼睛,又惊又喜地看向莫老。
莫月鼎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却依旧淡淡道:“嗯,雷种初萌,算是摸到了门槛。此乃第一步,日后勤修不辍,方能使此种壮大,贯通周身经脉。切记,修行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躁进强求,反促其亡。”
“今日便到此为止。你将此书第一页的吐纳存想之法牢记于心,回去后于静室依法修持,待丹田常有温热感,雷音渐显沉稳,再来寻我。”
莫老说完,便闭目不语,似已神游物外。
张继先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怀抱道书,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回到自己家中,窗外已是晨曦微露。他毫无睡意,盘坐在床上,回味着方才那奇妙的体内雷鸣,感受着身体里从未有过的轻盈与通透,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敬畏。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已经彻底不同了。
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已经在他面前,推开了一道缝隙。而门后的浩瀚与神奇,正等待着他一步步去探索。
张继先回到自己那间逼仄的出租屋,恍如隔世。窗外,城市依旧车水马龙,霓虹闪烁,但他眼中的世界已然蒙上了一层全新的色彩。空气中不再仅仅是尾气和尘埃,他仿佛能隐约捕捉到一丝丝流动的、稀薄却真实的能量气息,如同极细的电流,偶尔触碰到皮肤,带来微麻的觉醒感。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本《混元六天妙法一炁枢机》放在床头,如同安置一件绝世珍宝。盘膝坐下,试图再次进入方才在莫老房中那玄妙的状态。然而,杂念如潮水般涌来——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碎、对未来的迷茫,以及那惊天一夜带来的震撼与惶恐,交织成一团乱麻,纠缠着他的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