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夜袭麦田
一九四四年五月,苏中平原上,麦子正抽着青穗。夜幕低垂,风声裹挟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在兴化县周边的小村庄里盘旋。
李正明带着三名武工队员蹲在村外的麦田里,已经两个时辰了。他们的军装被夜露打湿,紧贴着皮肤,带来一阵阵寒意。年仅二十一岁的李正明是这支武工队的队长,虽然年轻,但已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了三年。
“队长,有动静。”队员小张压低声音道,手指向村口方向。
黑暗中,几个模糊的人影正向他们靠近。李正明握紧了手中的驳壳枪,眼神锐利如鹰。
“口令?”他低声喝道。
“驱寇!”对方回应。
李正明松了口气,是来接应的老乡。他们此行目的是与当地地下党接头,获取日伪军近期扫荡计划的重要情报。
来人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佝偻着背,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沟壑。
“李队长,俺是老王,赵大娘让俺来接应你们的。”老汉声音沙哑,“鬼子这几天查得紧,你们得小心。”
李正明点点头。他们所说的赵大娘是这一带的地下联络员,丈夫早年参加新四军牺牲了,唯一的儿子是个哑巴,靠给人打短工为生。这位坚强的妇女默默支持抗日工作已有多年。
一行人悄无声息地穿过麦田,进入度城村。村庄静得出奇,连狗吠声都没有——去年鬼子扫荡时,把村里的狗全都打死了。
老王带着他们来到村西头一处简陋的农舍前,有节奏地敲了三下门。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一位头发花白却眼神清亮的大娘探出头来。
“快进来。”赵大娘压低声音,急忙将他们让进屋内。
屋里点着一盏昏暗的油灯,勉强照亮这个家徒四壁的空间。墙角堆着些农具,土炕上铺着破旧的草席,除此之外几乎再无他物。
“大娘,情报拿到了吗?”李正明顾不上寒暄,直入主题。
赵大娘从灶台下的砖缝里取出一个小纸卷,“这是从伪军内部传出来的,鬼子明天要扫荡西边的几个村子,据说得到了线报,知道有武工队在这一带活动。”
李正明展开纸卷,借着微弱的灯光仔细观看,眉头越皱越紧。
“情况比想的糟糕,”他沉声道,“鬼子不仅知道有武工队,还知道我们的大致人数和活动范围。我们中间可能有——”
话音未落,村外突然传来几声枪响,紧接着是杂乱的脚步声和犬吠声——鬼子带来的狼狗。
“不好!被包围了!”小张冲到窗边,从缝隙中向外望去,只见火把的光亮正在迅速接近。
李正明迅速吹灭油灯,“大家准备突围!”
赵大娘却一把拉住他,“来不及了!你们跟我来!”
她挪开墙角的水缸,下面竟是一个地窖入口。“快下去!无论听到什么动静都不要出来!”
枪声越来越近,夹杂着日本兵的吼叫和砸门声。
“那您怎么办?”李正明焦急地问。
“俺自有办法!”赵大娘不容分说,将他们推下地窖,重新盖好水缸,又撒上些尘土掩盖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