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的时机?”
朕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盏作响, “等到几时?等到玉珠风光出嫁,占尽嫡女荣光?还是等到玉瑶被你们磨灭了心气,彻底沦为府中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子,甚至将来随意打发配人?永清,你糊涂!”
朕的怒意在殿中回荡,崔明之连连叩头:“陛下息怒!千错万错都是臣与公主的错!是臣等顾虑不周,优柔寡断,才致使玉瑶小姐受此委屈!求陛下责罚!”
“责罚?自然要罚!”
朕站起身,走到吓得几乎瘫软的玉珠面前,又看向那个始终低着头的玉瑶。
“但在此之前,朕要先拨乱反正!”
朕的目光扫过涕泪横流的永清夫妇,声音不容置疑: “第一,即刻着宗正寺卿前来,核查事实,将崔玉瑶之名记入玉牒,为正嫡女。崔玉珠,恢复其本身身份。”
“第二,三日之内,将玉瑶迁入嫡女应有的院落,一应份例、仆役,皆按规制配给,不得有误。”
“第三,今日之事,朕会公告宗室与朝臣。长姐府中治家不严,欺瞒君上,罚俸三年,崔明之降职一等,留任察看。”
“至于她,”朕看向玉珠。 “既然不是崔家子嗣,将她赶出去吧。”
朕本就不喜这个人,自然不可能让她这么好过。
玉珠此时满脸都是恐惧与不甘,她应该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被逐出家门。
随后她竟然在朕的面前抱着永清哭了出来,“娘,不要,我不想和您分开。”
永清此时也抱着玉珠哭了起来。 而崔明之跪在地上竟然质疑起了朕。
“陛下,虽然臣等这件事有错,但玉珠还是个孩子,他是无辜的啊。”
朕微微眯着双眼,“你是在质疑朕?”
崔明之立刻被吓得匍匐在地。 “微臣不敢,只是这毕竟是臣的家事。”
“家事?”听着他可笑的言论,朕缓缓开口,“那朕就好好跟你说说家事。玉瑶乃皇室血脉,却被流落民间受苦,玉珠冒名顶替郡主的身份,已是死罪。朕能让她活着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
说完朕不等他们继续说什么,将门外的李影叫了进来。 然后让他当着永清公主的面将玉珠拉了出去。
随后朕也走出了屋子,走到门口的时候朕还不忘威胁他们一句,“如果你们敢私自把玉珠接回来的话,就别怪朕无情了。”
崔明之虽心有不甘,但还是匍匐在地,“臣遵旨。”
之后的生日宴,主角已经从玉珠改成了玉瑶。 前来赴宴的都是人精,虽然有疑惑,但都并未询问,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宴会途中,朕把李影叫到了身边,“去调查一下玉珠去了哪里,看看她是否有家人。”
“然后派人调查一下当年的事情。”
“是!” 李影应了一声,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哼,朕可不信这么大的事只是简单的抱错了这么简单。
这可是皇室血脉,朕不信背后没有人搞鬼。
过了几天,李影果然给朕带来了好消息。
他跟着玉珠,果然有所发现。 “陛下,臣已查明。玉珠离府后,并未流落街头,而是径直入了南城一处僻静宅院。臣暗中查访,那宅院地契虽在一个陌生妇人名下,但追查其银钱往来,最终皆指向驸马都尉崔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