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两人在屋内缠斗起来。张启年武功不弱,但沈清辞自小流落江湖,练就一身好功夫,几个回合下来,张启年便落了下风。

就在沈清辞即将制服张启年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王同知带着一群衙役冲了进来:“拿下刺客!”

衙役们一拥而上,将张启年捆了起来。张启年挣扎着喊道:“王同知,你忘了我们的约定了吗?”

王同知冷笑:“张大人,识时务者为俊杰。沈相早已答应我,只要我将你拿下,便饶我不死。”

张启年这才明白自己中了圈套,怒视着沈清辞:“你……你好手段!”

沈清辞收剑入鞘:“把他带下去,好生看管。”

4 真相大白

第三日清晨,沈清辞升堂审案。张启年起初还想狡辩,但当沈清辞拿出他贪墨赈灾款的证据,以及他与王同知合谋杀害李太守的证词时,他终于瘫软在地,如实招供。

原来,张启年利用职权,与王同知勾结,将一半的赈灾款据为己有。李太守发现后想要揭发,两人便痛下杀手,伪造了李太守自缢的假象,并想将此事嫁祸给沈清辞,趁机扳倒她。

案情大白,沈清辞当即下令将张启年和王同知打入大牢,等候朝廷发落。同时,她拿出自己的积蓄,连同追回的赈灾款一起发放给灾民,并亲自指挥粥棚施粥,安抚百姓。

江南的雨终于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沈清辞站在巡抚衙门外,望着百姓们脸上露出的笑容,心中百感交集。

苏文彦走上前:“老师,我们该回京了。”

沈清辞点头:“走吧。”

回到京城时,已是三日后的傍晚。沈清辞没有先回府,而是直接去了皇宫。

紫宸殿内,新帝正与几位心腹大臣议事,见沈清辞进来,脸色有些不自然:“沈相回来了。”

沈清辞将江南一案的卷宗呈上:“陛下,江南水灾一案已查清,户部侍郎张启年与江南同知王同知贪墨赈灾款,谋害李太守,臣已将二人拿下,等候陛下发落。”

新帝翻看卷宗,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没想到沈清辞真的能在三日之内查清案情,还揪出了自己的心腹——指尖划过卷宗上“张启年”的名字,他恍惚想起幼时母亲临终前,也是这样被外戚的党羽构陷,那杯毒酒递到面前时,母亲鬓边的珠花碎了一地。

“沈相辛苦了。”新帝强压下心中的不快,“此事你办得很好,朕会重赏。”

“臣不敢奢求赏赐。”沈清辞叩首,“只求陛下日后能明察秋毫,莫要再听信谗言,冤枉忠良。”

新帝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最终只得道:“朕知道了。沈相一路劳累,先回去歇息吧。”

沈清辞退出紫宸殿,望着天边的晚霞,长长舒了一口气。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朝堂之上的风波永远不会停歇。但她不怕,从岭南的泥泞到京城的金砖,她走过的每一步都证明,只要心怀信念,女子亦能撑起一片天。

回到相府,弟弟沈清墨早已等候在门口。看到姐姐平安归来,少年激动得眼眶发红:“姐姐!”

沈清辞摸了摸弟弟的头,脸上露出难得的温柔:“我回来了。”

姐弟俩走进府中,庭院里的海棠开得正艳。沈清辞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会一直走下去,为了父亲的冤屈,为了黎民百姓,也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执着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