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上,用黑色的钢笔写着四个力透纸背、棱角分明的字:
**「剧本大纲」。**
死亡短信里的那句话,如同冰冷的毒蛇,再次缠绕上他的神经末梢——“你的人生是剧本”。
原来,那刺骨的寒意并非空穴来风的威胁。
是赤裸裸的、提前送达的剧透。
笔记本的密码锁冰冷地硌着他的指尖,带着一种沉默的挑衅。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压下喉咙口的腥甜和指尖的颤抖。他尝试输入自己的生日——无效。冰冷的锁舌纹丝不动。母亲的忌日——依然无效。大学学号——还是那令人心慌的沉默。
冷汗再次从额角渗出。他闭上眼,混乱的思绪在恐惧的泥沼中挣扎。生日、忌日、学号……这三个数字如同三块沉重的墓碑,压在他的记忆里。他深吸一口气,像是抓住最后的稻草,将这三组数字以一种近乎绝望的、毫无逻辑的方式胡乱组合在一起,用力按了下去。
“咔哒。”
一声清脆、细微的机括弹响,在死寂的清晨书房里,却如同惊雷般炸开。
陈默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跳出喉咙。他颤抖着,带着一种近乎自虐的恐惧和无法抑制的探究欲,缓缓掀开了硬壳封面。
内页的纸张微微泛黄,透着一股陈年的气息。上面的字迹工整得令人发指,横平竖直,每一个笔画都像是用尺子比着、用圆规画出来的,透着一股冰冷的、非人的精确感,如同最标准的印刷体。
开篇的第一条记录,就让他头皮瞬间炸开,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3月15日14:00,公司茶水间。林薇端着马克杯说‘咖啡凉了’,指尖在杯耳上转了三圈。”
他清晰地记得那一天!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茶水间,空气里飘着廉价的速溶咖啡味道。林薇,那个总是笑容明媚、带着点自来熟的同事,确实站在咖啡机旁,皱着眉抱怨了一句“这咖啡凉得真快”,说话时,她那涂着淡粉色指甲油的手指,无意识地、带着点小烦躁地在马克杯的杯耳上,不多不少,正好转了三圈!这个细微到连当事人自己都可能忽略的动作,此刻被白纸黑字、精确到秒地记录在案!
这绝不是巧合!除了当事人,或者……一个无处不在的、冰冷的观察者,谁会记录这种细节?
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3月20日9:17,电梯遇见张副总,领带歪斜,左肩沾着一根长发(经目测比对,非其妻已知发色)。”
“3月28日22:15,在家观看影片《楚门的世界》,于影片播放至第47分钟时暂停,起身去厨房倒水饮用。”
一桩桩,一件件,全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时间精确到分钟,细节琐碎到令人发指!他的生活,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甚至那些转瞬即逝的念头和下意识的动作,都像一场被无数隐藏镜头对准的、全天候直播的荒诞剧,被一个看不见的编剧,用这冰冷工整的字迹,预先书写、编排!
陈默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和恶心。他手指颤抖着,近乎疯狂地向后翻动纸页,纸张发出哗啦啦的、刺耳的声响,像是在嘲笑他的徒劳。
翻到第12页时,指尖的触感突然一变。这里的纸张明显比前面厚实一些。他定睛一看,两页纸之间,夹着半张被撕得参差不齐的黄色便利贴。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将那几片碎纸拼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