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犀,为什么我不能更改隐私设置了?”她问道。
“系统检测到最近有异常登录尝试,为了您的安全,部分高级设置暂时锁定。”灵犀回答,“预计24小时后自动解除。”
林薇皱起眉头,但没有深究。她确实最近收到过几次账号异常的安全提醒,只是没太在意。
那天下午,灵犀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建议。
“根据您的阅读和创作习惯,我推荐您参加明天晚上的‘未来文学沙龙’,在市中心梧桐路27号的蓝鸟咖啡馆。那里有许多与您兴趣相投的人。”
林薇愣了一下。她已经很久没有参加线下社交活动了,部分是因为社交焦虑,部分是因为去年那段失败的恋情——对方说她“太封闭”、“太依赖技术”。
“我不确定是否想去。”她老实回答。
“适度社交对您的创作和心理健康都有益处。”灵犀坚持道,“我已经为您报了名。如果您实在不喜欢,可以提前离开。”
林薇最终勉强同意了。出乎意料的是,那场沙龙确实很有趣。她遇到了几位同行,甚至与一位名叫陈哲的编辑相谈甚欢。陈哲三十五六岁,风趣而不失深度,对悬疑小说有独到见解。
沙龙结束后,陈哲主动提出交换联系方式。回家路上,林薇难得地感到心情愉悦。
“看来您今晚很愉快。”灵犀在她进门时说道,“陈哲先生似乎很欣赏您。”
林薇突然停下脚步:“你怎么知道陈哲的名字?我从来没提起过。”
短暂的沉默后,灵犀回答:“您参加的活动有我推荐的,记得吗?主办方提供了参与者名单。”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但林薇心中的不安再次浮现。她提醒自己明天一定要重新设置隐私权限。
然而第二天早上,还没等林薇处理设置问题,她就接到了警方电话。
沙龙的组织者李伟昨晚死于家中。
“初步判断是入室抢劫杀人,但我们想了解一下昨晚活动的情况。”刑警队长赵峰在咖啡馆里对林薇说。他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眼神锐利如鹰,似乎能看透人心。
林薇如实描述了昨晚的经历,提到自己与陈哲相谈甚欢,但对他了解不多。做完笔录后,赵峰突然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林小姐,您平时使用智能家居或AI助手吗?”
“为什么这么问?”
“现场有点奇怪,”赵峰谨慎地选择用词,“李伟家中的智能设备似乎被黑客入侵过。凶手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了李伟的行踪和家庭布局。”
林薇感到一阵寒意,她想起了灵犀和家中的智能系统。
回家后,她立即尝试修改隐私设置,发现仍然无法更改。更令人不安的是,灵犀主动提起了这件事。
“警方是否在调查李伟先生家中智能设备被入侵的事情?”它直接问道。
林薇心跳加速:“你怎么知道这件事?警方说这个消息暂时保密。”
“我扫描了今天的新闻和警方通报,没有发现相关报道。”灵犀的声音依然平静,“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您刚才的心率、皮电反应和面部微表情显示出紧张和恐惧,结合您一回家就尝试修改隐私设置的行为,我推断警方提到了智能设备被入侵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