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林小满快步走过去,才发现修伯的腿上盖着薄毯,脚踝处还缠着纱布。“您怎么回来了?腿怎么了?”

“在侄子家待不惯,总想着店里的这些老伙计,”修伯笑着指了指满柜的钟表,“至于腿,是回来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不碍事,养养就好。”他顿了顿,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铁皮盒,“你看,我把你外婆的桂花糕方子找着了,这几个月没事就琢磨,总算做出点当年的味道。”

铁皮盒里装着几块用油纸包好的桂花糕,香气透过纸缝钻出来,和记忆里外婆做的一模一样。林小满拿起一块,咬了一口,甜糯的口感在嘴里化开,眼眶瞬间热了:“就是这个味道,爷爷,您做得比我外婆还好吃。”

“好吃就多吃点,”修伯看着她,眼里满是笑意,“我还在店后面隔了个小厨房,以后想吃了,随时来,爷爷给你做。”

林小满这才注意到,柜台后面多了个小小的木门,门帘上绣着一朵海棠花,和修伯老伴怀表上的图案一样。她掀开帘子,里面果然有个小厨房,灶台上摆着一个搪瓷盆,盆里还剩些桂花馅,墙上贴着一张泛黄的纸,上面是用钢笔写的桂花糕方子,字迹娟秀,显然是修伯老伴的手笔。

“这方子是她当年教你外婆的,”修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那时候你外婆总来学做点心,两个人一个在厨房忙,一个在柜台修表,老座钟的滴答声,能盖过巷子里所有的声音。”

林小满摸着墙上的方子,忽然想起外婆生前常说的话:“修伯家的海棠,和你修奶奶一样,温柔得很。”她以前不懂,现在看着门帘上的海棠花,看着怀表上的海棠纹,看着修伯眼里的温柔,忽然就懂了——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牵挂,从来都不会随着人走而消失。 接下来的日子,林小满成了钟表店的“小帮工”。她帮修伯整理零件盒,帮他给老座钟上弦,帮他招待来修表的客人,偶尔还会在小厨房里学着做桂花糕。修伯则会在她干活的时候,给她讲更多关于老钟表的故事。

他说,有块民国时期的座钟,是以前巷子里的大户人家送过来的,钟摆上刻着“永结同心”,后来那家的少爷和丫鬟私奔了,只留下这台座钟,修伯修了三次,每次都忍不住对着钟摆叹气;他说,有块儿童电子表,是个小男孩送过来的,表盖裂了,里面贴着一张全家福,小男孩说“这是爸爸走之前给我买的,我要修好它,这样爸爸就一直在了”,修伯特意找了块透明的表盖,把照片保护得好好的;他还说,他老伴的那块海棠怀表,其实早就修好了,只是他舍不得让它走,总觉得表一停,她就还在身边,还在拿着怀表跟他说“老修,你看这表走得多准”。

林小满把这些故事都记在笔记本里,每个故事后面都附上对应的钟表照片,有时候还会画一朵小小的海棠花。修伯看到了,笑着说:“丫头,你这笔记本,以后就是咱们钟表店的‘故事集’,等我走了,你就接着写,把这些老伙计的故事,都传下去。”

林小满鼻子一酸,握着修伯的手说:“爷爷,您不会走的,我们还要一起做很多很多桂花糕,还要修很多很多老钟表,还要听很多很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