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天前”我们第一次见面,他穿着一件深灰色的风衣,笑起来眼角同样有三道细纹。

两个“第一次”,在大脑里诡异地重叠,撕扯着我的认知。

“陆明?”

周雨站起身,走到我面前。

她的眼睛里有一种我读不懂的怜悯。

“你看起来不太好。”

“你刚才说……死亡时间?”

我艰难地开口,声音突然变得嘶哑。

“72到96小时之前。”

她重复了一遍,然后压低了声音,用只有我们两个人能听到的音量说道:“也就是在你们咖啡馆‘初次见面’之前。”

轰!

我的世界观彻底崩塌。

一个人,怎么可能在与我见面之前,就已经死了?

这违背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时间定律和因果关系。

除非我的记忆是假的。

或者,这次见面本身就是一场幻觉。

“监控!”

我几乎是吼出来的。

“我要看咖啡馆的监控!”

半小时后,我在警局的监控室里。

屏幕上的人确实是我。

画面里,咖啡馆的光线柔和。

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对面空无一人。

时而微笑,时而蹙眉,时而激动地挥舞着手臂。

对面那杯属于“张伟”的拿铁,从始至终都静静地放在那里,无人触碰,直到热气散尽。

我就像一个精神病人,对着空气,上演了一出长达两小时的独角戏。

我引以为傲的大脑,此刻变成了一团纠结的乱麻。

超忆症不再是天赋,而是一种诅咒。

它让我无比清晰地记得所有不存在的细节。

墙上那个用鲜血绘制的π,在我眼中幻化成了一个深渊。

它是一个无理数,就像我此刻的记忆。

我是谁?

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难道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有真实?

2 孤儿院的坐标

我把自己关在了家里,三天三夜。

窗帘紧闭,隔绝了所有阳光。

房间里唯一的光源,是电脑屏幕上不断滚动的代码和数据流。

我调取了过去十年的生活记录、消费凭证、社交网络动态,甚至是我公寓楼下的监控录像。

结果令人绝望。

没有任何记录显示张伟这个人存在于我过去十年的生命里。

没有一张合影,没有一封邮件,没有一次通话记录。

我的记忆里有他,但全世界都证明他不存在。

更让我毛骨悚然的是,张伟的所有信息都被抹除了。

他的人生一片空白,仿佛是被凭空捏造出来的。

中断线索最终指向的地方,是市中心那座从未对外开放的图书馆。

这座图书馆是本市最神秘的建筑,通体由深蓝色的玻璃幕墙构成。

传说它从不接待任何访客,里面收藏着全世界所有失落的知识和禁忌的秘密。

它更像是一个都市传说,而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机构。

深夜,疲惫感如潮水般袭来。

我趴在桌上,在一堆散乱的草稿纸中沉沉睡去。

梦里,我又回到了那个血腥的案发现场。

墙上的π符号开始流动,那些暗红色的血液变成了一串串燃烧的数字。

它们疯狂地旋转、跳跃,最终汇聚成一个坐标。

我猛地惊醒,心脏狂跳。

冷汗浸湿了我的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