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毛肚

1

1979年的夏天,空气里总弥漫着槐花将谢的慵懒甜香。陈建国蹲在村小学后墙根的青石板上,耳朵竭力贴着粗糙的砖缝,捕捉着教室里传出的每一个音符。阳光透过老槐树浓密的叶隙,在他肩头跳跃成斑驳的光点。他闻着空气中淡淡的粉笔末味,心里却痒痒的,像揣了只急于出壳的雀儿。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个清冽如山泉的女声诵读着,带着几分羞怯,又透着不容置疑的认真。陈建国的心猛地一颤,仿佛被什么蛰了一下。他听出来了,是秀芬。

下课后,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般涌出教室。一个梳着麻花辫、戴着圆框眼镜的姑娘站在槐树下,怀里抱着一摞书,鼻尖上渗着细密的汗珠。她正是林秀芬,新来的民办教师。看见陈建国,她有些意外,随即抿嘴一笑,眼睛弯成了月牙儿:“建国哥,你也来听我讲课?”

陈建国脸一红,有些局促地挠了挠头,从洗得发白的裤兜里摸出一块用蜡纸包着的红薯干,递过去:“我……我路过,听见你念诗了,真好听。”

秀芬接过红薯干,指甲缝里还沾着新写的粉笔灰。她轻轻咬了一口,甜糯的滋味在舌尖化开。“是《诗经》里的,”她笑着说,“讲的是君子对美好女子的倾慕。建国哥,你……你也喜欢诗?”

“我……”陈建国感到喉咙有些发紧,“我在学校里回来,课本都带回来了,总想再看看。”他顿了顿,鼓起勇气问:“秀芬,你……你以后,会一直在这里教书吗?”

秀芬的目光望向远方连绵的青山,那里是她的家乡,也是她困住的地方。她父亲曾因历史问题受到冲击,这让她在村里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她轻轻叹了口气:“我不知道。但我想,只要能教书,能让孩子们的眼睛里多点亮光,去看看山外的世界,在哪里都好。”

陈建国的心沉了沉。他知道,秀芬的心气很高,像山崖上的野杜鹃,不安于在这小小的山坳里扎根。他只能将这份萌动的情愫和着红薯干的甜,一同咽下,埋在心底。

后来,陈建国常常在傍晚时分,到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假装看夕阳,希望能等到秀芬的身影。秀芬有时会抱着备课本从他身边经过,彼此点头微笑,说上几句无关紧要的话。有一次,秀芬的自行车链条坏了,陈建国二话不说,蹲下身就帮她修理。油污沾满了他的手指,他却浑然不觉,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能离她近一点,再近一点。

“建国哥,谢谢你。”秀芬站在一旁,看着他沾满油污却异常认真的侧脸,轻声说道。

陈建国抬起头,汗水顺着额角滑落,他傻笑着,用手背随意抹了一把:“没事儿,举手之劳。”

秀芬从衣兜里掏出一方干净的手帕,递给他:“你脸上都是汗。”帕子上绣着几朵淡雅的雏菊,带着淡淡的皂角清香。

陈建国接过手帕,小心翼翼地擦了擦脸,仿佛那是一条圣洁的纽带。“秀芬,”他鼓足勇气,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等……等我考上了大学,就接你去城里。我们……我们一起看更大的世界。”

秀芬的脸颊微微泛红,她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帕子的边缘:“建国哥,你……你有这样的志向,是好事。只是,我……”她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快回去吧,你娘该等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