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陈建国常常坐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他看苏小满如何用画笔在画布上挥洒,看小蕊如何从一开始的笨拙,到渐渐找到感觉,画出像模像样的作品。他惊奇地发现,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小女孩,在苏小满的指导下,眼睛里竟然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彩。

“爷爷,您看我画的这朵向日葵,像不像?”一天,小蕊举着自己的“大作”,兴奋地跑到陈建国面前。

陈建国凑过去,仔细看了看。画布上的向日葵,色彩大胆明快,线条简单却充满了生命力。“像,”他由衷地赞叹道,“比爷爷见过的真向日葵,还要精神。”

小蕊得意地笑了:“苏老师说,画画就是要表达自己心里的感觉。”

苏小满也走了过来,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她微笑着对陈建国说:“陈爷爷,您真有眼光。小蕊很有天赋,只要加以引导,一定能画出更好的作品。”

陈建国看着苏小满眼中闪烁的光芒,那光芒,像极了多年前,秀芬念诗时,眼中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他的心里,某个尘封已久的角落,似乎被轻轻触动了。

从那天起,陈建国开始“有意无意”地出现在苏小满的身边。他会借着送小蕊回家的机会,在小区门口等她;他会买来上好的宣纸和颜料,说是“给小蕊练习用的”;他会耐心地听她讲述西方艺术史,尽管很多内容他都听不太懂。

他发现,和苏小满聊天,是一种享受。她博学而健谈,对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她从不谈论金钱和物质,眼中只有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和她在一起,陈建国的心,仿佛也变得轻盈了许多。

他甚至开始“嫉妒”起那些年轻的男同学。他会看到苏小满在画室里,被一群年轻的美术爱好者簇拥着,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她的笑容,在人群中是那么耀眼。陈建国的心里,会泛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楚。

他知道自己老了,不再年轻。他只是一个退休的、被时代抛弃的老头。他有什么资格去奢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呢?他只能远远地看着,默默地欣赏。

然而,情感的滋生,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天傍晚,陈建国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步,看到苏小满正蹲在草丛边,喂一只流浪猫。

“小咪,小咪,过来吃鱼干啦。”她轻声呼唤着,声音温柔得像拂过水面的微风。

那只瘦弱的流浪猫,似乎认识她,径直走了过去,亲昵地蹭着她的裤腿。苏小满从随身携带的布袋里,掏出几块小鱼干,细心地掰开,放在猫面前的地上。她看着小猫狼吞虎咽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陈建国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他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多年前,秀芬也曾经这样,蹲在村口,喂那只瘸了腿的流浪狗。那时,阳光也是这样暖暖地洒在她身上,她的笑容,也是这般温柔。

他又想起周晓芸。在他创业最艰难的时候,周晓芸也曾这样,默默地守在他身边,支持着他。只是,他那个时候,一心只想着赚钱,忽略了她付出的一切。

他忽然明白了什么。他之所以“想女人”,最初的冲动或许是源于青春期的懵懂和生理的吸引,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本能向往。到了中年,他疯狂地追逐金钱,或许是想用物质的丰盈,来填补内心的空虚,证明自己的价值,挽回那些逝去的时光。而现在,他看着眼前的苏小满,心里那份悸动,不再是占有,而是一种近乎虔诚的欣赏和珍惜。